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8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分离到一株能合成γ-聚谷氨酸(γ-PGA)的细菌,通过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计算机微生物分类鉴定系统BIOLOG-System 4.20等方法,确立该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命名为Bacillus licheniformis NK-03.该菌合成的γ-PGA所含的L-谷氨酸单体可高达98%,且重均分子量(Mw)为1360000.另外,利用pXMJ19质粒将B.licheniformis NK-03的γ-PGA合成酶基因pgsBCA克隆到了Escherichia coli JM109中,使其成功表达合成了重均分子量为42 433的γ-PGA.同时,通过比较B.licheniformis NK-03与已报道菌株pgsBCA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发现基因簇中pgsC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最为保守.  相似文献   
2.
利用正则变化函数,刻画独立同分布随机向量序列的极值分布的对称吸引场;将随机变量第k个极值的一个结果推广到随机向量上;给出了关于多元分布函数乘积的吸引场问题的一个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3.
毒性研究在现代药物研制开发过程中具有非常实际的重要意义.对新药的毒性作出科学的评估离不开恰当的统计方法.在实际的毒性评估中,通常新药的毒性会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变大.此时,我们期望一种方法如果它已经断言新药在较低剂量时是不安全的,则它一定不会断言某一更高剂量是安全的.为此,Hsu和Berger,最近提出一种关于毒性研究的逐步置信区间方法.令人遗憾的是,他们提出的方法紧紧依赖于各个剂量水平下的方差必须相等这一假设条件,而这一假设在实际中很少满足.我们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利用Stein两阶段抽样方法,提出一种方差无任何限制条件的逐步置信区间方法.而且,我们将证明新方法能够把逐个族的犯第1类错误的概率控制在预先给定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科技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城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支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笔者结合安阳市情况对加快科技创新,促进区域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了新药第Ⅰ阶段临床试验最大耐受剂量估计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启动规则的逐步连续重新评估方法(CRM),并与传统的Up-and-Down方法进行了模拟比较,结果表明:逐步CRM方法减少了受试人数,降低了受试者中毒人数的百分比,从而提高了该方法的临床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6.
土壤侵蚀调查由于技术的限制,目前利用遥感图像判别土壤侵蚀强度主要是人工判读或人机交互式勾绘.为减轻人工判读勾绘的负担,从图像分析角度,利用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辅助人工目视解译,实验初步表明这种思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土壤侵蚀调查由于技术的限制,目前利用遥感图像判别土壤侵蚀强度主要是人工判读或人机交互式勾绘.为减轻人工判读勾绘的负担,从图像分析角度,利用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辅助人工目视解译,实验初步表明这种思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克服污泥自身C/N失衡及水解速率过低的难点,向污泥发酵体系中投加秸秆和生物表面活性剂脂肽。实验结果表明污泥和秸秆的最佳质量比为1∶2,此时最大生产的含量为2 362 mg/L。生物表面活性剂脂肽能够进一步促进污泥和秸秆共发酵水解和酸化速率;并且脂肽的最佳投加量为60 mg/g。在最优条件下污泥和秸秆发酵体系中溶解性化学需氧量的最大值为7 481 mg/L,挥发性脂肪酸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最大值为2 854 mg/L。进一步研究发现脂肽的存在能够促进蛋白酶,α-葡萄糖苷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而对F420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海洋来源普通青霉菌Penicillium commune 366606的化学成分.人工海水发酵,发酵产物通过乙酸乙酯萃取后得浸膏,运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和反相RP-18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学方法(NMR、MS)和结合文献数据等对分离所得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从海洋真菌发酵液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melithasterol B(1)、chrysophanol(2)、2’,3’-dihydrosorbicllin(3)、2-pyruvoybenzamide(4)、2-aceylquinazolin-4(3H)-one(5)、fenestins A(6)、cyclo(D-Pro-D-Leu)(7).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普通青霉菌(Penicillium commune 366606)中分离得到,并报道了化合物4~7对5株癌细胞活性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