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环孢霉素A微粒体抑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结膜下注射环孢霉素A(cyclosporinA ,CsA)微粒体对人高危眼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环孢霉素A微粒体,观察10例角膜移植术后常规皮质激素+口服环孢霉素A治疗(对照组)和9例使用皮质激素+环孢霉素A微粒体治疗(实验组)的角膜排斥反应的发生情况,测定两组病人外周静脉血中T细胞CD2 5分子表达水平。结果:观察期对照组有2例病人发生过角膜排斥反应,环孢霉素A微粒体治疗组未发生排斥反应;术后同时期比较,实验组外周血T细胞CD2 5分子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 5 )。结论:结膜下注射环孢霉素A微粒体能够有效抑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效果优于口服CsA。  相似文献   
2.
抗CD25单克隆抗体对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抗CD25单克隆抗体(ART-18)对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应用SD大鼠对Lewis大鼠进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用抗CD25McAb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角膜排斥反应发生率为100%;ART-18治疗组角膜排斥反应发生率为53.3%;ART-18联合环孢霉素A治疗组角膜排斥反应发生率为26.7%。结果表明:抗CD25McAb联合环孢霉素A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应用淋巴细胞体外活化模型和流式细胞分析技术,观察异体角膜体外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8分子表达的调节和FK506对T淋巴细胞CD28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T淋巴细胞CD28表达为21.3%;受异体角膜或PDB刺激后,T淋巴细胞CD28表达分别为52.4%和81.4%,同时加入FK506的实验组,T淋巴细胞CD28表达分别为24.5%和41.9%·结果表明异体角膜体外能够刺激T淋巴细胞CD28分子表达,FK506体外能够明显抑制T淋巴细胞CD28分子表达和活化.  相似文献   
4.
应用淋巴本外化模型和流式细胞分析技术,观察异体角膜体外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8分子表达的调节和FK506对T淋巴细胞CD28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T淋巴细胞CD28表达为21.3%;受异体角膜或PDB刺激后,T淋巴细胞CD28表达分别为52.4%和81.4%,同时加入FK506的实验组,T淋巴细胞CD28表达分别为24.5%和41.9%,结果表明异体角膜体外能够刺激T淋巴细胞CD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虹膜拉钩在白内障伴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方法:17例白内障伴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中使用虹膜拉钩固定晶状体前囊膜,植入3片式人工晶体.结果:患者术后1d、1周、1个月及3个月术眼裸眼视力分别为0.47±0.21、0.51±0.23、0.56±0.24、0.52±0.27,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53±0.23、0.56±0.21、0.57±0.31、0.57±0.29,术后3个月13例人工晶体位置居中.结论:虹膜拉钩在白内障伴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明显降低手术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前后眼压和眼压差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71例行LASIK治疗且资料完整的近视眼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患者的性别、眼别、年龄、裸眼视力、术前眼压、近视度、散光度、术前中央角膜厚度和术中角膜切削厚度对LASIK术后眼压和手术前后眼压差的影响。结果:单因素相关分析表明LASIK术后眼压与性别、术前眼压、角膜切削厚度、裸眼视力和近视度呈显著性相关,而多因素分析仅发现前4项与其显著相关,其中术前眼压是最重要的相关因子。而单因素分析发现LASIK手术前后眼压差与性别、角膜切削厚度、术前视力、近视度和中央角膜厚度呈显著性相关,多因素分析则仅前2项和中央角膜厚度与其显著相关,其中角膜切削厚度是最重要的预测因子。结论:术前眼压,而不是中央角膜厚度是预测LASIK术后眼压最重要的因素。而性别和角膜切削厚度是术后眼压和手术前后眼压差的共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