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实施基于自主创新的产学研一体化药学人才培养实践,建立了基于自主创新与"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教育新体系、生物技术制药学研究型教学学科平台及课程体系,显著提升了本学科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的生物技术制药领域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紧缺,高等教育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研究型学生.传统教学形式已不能满足研究型人才的培养需求,笔者所在单位借助国家免疫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平台,在《生物技术制药》课程实施教学及考核两大环节的教学改革,获得了一些教学心得,力争能开辟出一条适合现代生物技术制药课程的研究型教学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认为消化性疾病是非感染性疾病,“无酸无溃疡”的定律决定着临床医师对这类患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然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简称Hp)的发现从本质上更新了这一定律,并成为人类胃肠病防治与研究史上的一次革命。1982 年由澳大利亚B.Marshall及R. Warren首次从患者胃黏膜活检标本中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接着Marshall亲自吞服该菌进行感染试验,结果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胃炎[1]。Marshall及Warren也因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这种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的作用,被授予200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4.
吴超  邹全明 《科学》1999,(12):56-57,59
传统的疫苗主要为微生物体经减毒或灭活制备而成,虽较为安全和有效,但仍存在不足。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现代疫苗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从抗原选择与设计、免疫佐剂、疫苗投递系统等方面探讨了疫苗的不同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5.
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对学生的职业政治觉悟及岗位服务意识有直接影响,生物技术制药作为应用性课程,产教融合是其理想的实施模式.目前产教融合与课程思政如何有机结合,是生物技术制药课程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充分挖掘真实疫苗产业案例、典型研发方案的基础上,融入课程实践,并突出中国特色,强化课程思政效果,构建了产教融合的思政案例库.产教融合思政案例库教学在“生物技术制药”课程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显著提升了本学科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