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大豆叶片的水分代谢、叶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在一日中呈现有节奏的变化,白天高夜间低,而在白天时又以午前为强。这些生理变化受环境尤其是气象因素所影响。比较结荚期同鼓粒期的叶片生理活动,则见前期均高于后期,这说明生理机能随年龄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大豆植株叶片的吸水力大小不仅与叶片含水量成负相关,而且与年龄也有密切联系,我们认为用叶片吸水力做为灌溉的生理指标是合理的。在田间进行不同处理的各种生理指标测定时,除应同时进行外,最好在一日中8- 10时进行,以便得到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测定了栽培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叶柄、荚皮和籽粒氨基酸的含量。叶花、叶柄和荚皮含有与籽粒完全相同的各种氨基酸,其含量以籽粒中为最高,叶片和荚皮居中,叶柄为最低。在所测17种氨基酸中以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量为最高,以胱氨酸和蛋氨酸含量为最低,叶片和荚皮的氨基酸含量随着种子的成熟而降低而籽粒则不断增加。大豆叶片和荚皮中的氨基酸合成与积累与籽粒中的氨基酸合成与积累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黑大豆中过氧化物酶和超氧物歧化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黑大豆(包括药用黑豆)的干种子及萌发种子各器官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并与黄大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黑大豆干种子及萌发种子的种皮中POD和SOD活性均显著高于黄大豆;而子叶为绿色的药用黑豆又显著高于一般黑大豆;萌发三天的子叶中POD活性在黑大豆与黄大豆之间相差不大,而SOD活性则是黑大豆略高于黄大豆.萌发三天的黑大豆芽的POD和SOD活性低于黄大豆,与种皮和子叶中的结果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大豆单位叶面积千重、叶片水分、全氮及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在开花末期结荚初期的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大豆叶片含水量、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单位叶面积干重较低。一日中,大豆单位面积干重和有机物含量与太阳辐射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黑大豆的干种子及萌发种子各器官的过氧化物酶和超氧物歧化酶的活性,并与黄大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黑大豆干种子及萌发种子的种皮中POD和SOD活性均显著高于黄大豆;而子叶为绿色的药用黑豆又显著高于一般黑大豆;萌发的三天的子叶中POD活性在黑大豆与黄大豆之间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6.
大豆分枝期追施氮磷肥料花荚脱落率降低12%,单株多结8个荚,产量提高10%左右。氮磷营养能提高花期和鼓粒期大豆叶子的干物质重量,花期和结荚期叶片蛋白质的含量也有所提高。氮磷营养改善了大豆植株水分状况,尤其结荚期茎叶含水量和叶片自由水相对含量均有提高。相反,叶柄汁液浓度则有所降低。这就进一步证明了,在该时期可用茎叶水分状况做为高产的生理指标之一。在大豆个体发育过程中,开花末——结荚初期叶片呼吸代谢较为旺盛,加强氮磷营养可提高呼吸强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