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综合类   24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了H7^ 团簇的实验研究结果,从H7^ 的分解能谱发现,可能存在H4和H5等中性团簇产物。分析讨论了H7^ 的形成方式和可能的分解途径。  相似文献   
2.
粮食作物提供的植物蛋白是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来源 ,提高粮食作物中的蛋白质含量 ,对改善食品质量、提高营养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国际上一直把改善谷物蛋白质含量作为重要研究课题 .测定植物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传统方法是K氏 (Kjeldahl)化学分析法 ,但K氏法是破坏性的 ,同时又很费时 ,难以满足在选种培育计划中对大批量样品进行快速分析的需要 .因此由基于对氮元素成分的分析出发 ,从而促进了确定蛋白质含量的核技术在这一需求下得到迅速的发展[1] ,如快中子活化法、热中子活化法、光子活化分析法和由质子、α粒…  相似文献   
3.
本文描述了H~-离子的测量方法,给出了每个核子0.4、0.8Mev的H_2~ 和H~ 离子通过各种超薄碳膜之后的负氢离子产额测量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快H_2~ 通过碳膜的透射率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快分子离子H_2~ 通过碳膜的作用过程.叙述了实验装置及H_2~ 透射率的测量方法;给出H_2~ 在0.827MeV和1.61MeV两种能量下,碳膜厚度为5.59—10.4μg/cm~2的两条透射率测量曲线,并对结果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略介绍在MeV量级离子微团簇与介质相互作用领域,我们的年取得的主要成果及意义,实验装置,技术特点,发展方向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作者报道了H2^ 分子离子通过碳膜后形成的H^-,H,H2和H2^ 等多种产物的测量结果.实验表明,在各种产物的形成中电荷交换过程起着关键作用。作者对H2^ 在固体膜中的电荷交换、分子关联效应以及尾流效应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高频源中^4HeH^+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8.
交叉电子束引起快H_2~ 的崩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一些国家开展的快分子离子与固体膜相互作用的实验,不仅对研究固体中的原子碰撞提出了很多有吸引力的课题,而且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甚至是唯一的测定分子离子立体化学结构的方法.D.S.Gemmel等人已成功地测定了一些简单分子离子的立体化学结构。但是,当快分子离子通过固体膜时,除库仑爆炸外,还有电子损失、俘获、能损、能损岐离、多次散射、尾流效应等物理过程发生.虽然,分子离子的能量提高到Mev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关于H9^ ,H11^ 和H13^ 团簇离子的实验研究结果,分析讨论了H9^ ,H11^ 和H13^ 团簇离子的形成和可能的分解途径。  相似文献   
10.
H7+团簇离子的测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理论分析认为,以稳定分子离子H+3为核心,吸附一个或多个氢分子可形成H+5,H+7和H+9等的H+n团簇离子(n为奇数)[1].在这些离子的形成过程中,H+3和其它的H+n离子是电子“受主”,而H2是电子“施主”,由于受主施主之间的静电引力维持团簇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