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研究了在近中性介质中,硝酸根与亚硝酸根的紫外吸收光谱,提出了引用"K比例H点标准加入法"同时测定了硝酸根、亚硝酸根含量的方法.并测定了合成水样及环境水样中硝酸根和亚硝酸根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以1,2-苯并-3,4二氢咔唑-9-乙基氯甲酸酯(BCEOC)作为柱前衍生试剂,利用非水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对衍生二肽进行分离,考察了该试剂用于非水毛细管区带电泳模式分离的几个关键条件,在有机溶剂甲醇与乙腈比例75∶25(V/V),醋酸铵浓度45 mmol/L,醋酸浓度0.8 mol/L,柱温17℃,分离电压28 kV条件下,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实现了11种二肽的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3.
以2-(11H-苯[a]咔唑)乙基氯甲酸酯(BCEC—Cl)作为柱前衍生试剂对氨基酸进行衍生,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磷酸(Tris—H3PO4)溶液作为缓冲溶液,β-环糊精(β—CD)为手性拆分试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表面活性剂,采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模式考察并优化了氨基酸对映体的分离条件.结果实现了15种氨基酸对映体的拆分,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在N-甲基甲酰胺与三(羟甲基)胺基甲烷(Tris)组成的混合体系中合成了聚丙烯酰胺类毛细管电色谱柱,以实验室自行合成的N,N-二乙基丙烯酰胺取代传统的丙烯酰胺,增强了固定相的疏水性,使分离更彻底.实验考察了电场强度、乙腈浓度、pH值等参数对电渗流的影响,同时对电渗流的重现性及柱寿命进行了评价,实现了7种芳香酮类(含单酮及1,2-二酮)化合物的快速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5.
采用新型荧光试剂1,2-苯并-3,4-二氢咔唑-9-乙基氯甲酸酯(BCEOC)作为柱前衍生试剂,以甲醇乙腈为溶剂,醋酸铵、醋酸为电解液,首次建立了氨基酸衍生物的非水毛细管电泳分离新方法.该试验对甲醇、乙腈配比,醋酸铵、醋酸的浓度,柱温,电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仅调整甲醇、乙腈的配比,改变醋酸铵、醋酸的浓度,都可显著的改善峰形、选择性和迁移时间等参数,使各组分得到有效的分离.在最优化条件下,实现了14种氨基酸衍生物的基线分离.建立的方法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6.
采用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模式,在10 mmol/L硼砂、60 mmol/LSDS、12.5 mmo1/Lβ-CD的缓冲溶液中,pH 7.50,5%乙腈作为有机添加剂,毛细管柱长58.5 cm(有效长度50 cm),25℃,25 kV条件下,对睾酮、皮质酮、皮质醇、孕酮等四种激素类物质进行了分离.研究了影响分离的几个关键条件,在22 min内实现了四种激素类物质的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