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射频共溅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Co-Ta-O介质颗粒膜,用X射线能量色散谱和X射线光电子谱分析了薄膜的成分和元素价态,用X射线衍射测量了薄膜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Co-Ta-O颗粒膜系是由Co颗粒镶嵌在非晶的氧化钽绝缘介质中而形成,通过改变制备条件,研究了测射电压和C成分对颗粒膜隧道磁电阻效应的影响,发现磁电阻比值先随Co成分的增加而增加,在Co原子个数比为26%时达最大值,后随Co成分的进一步增加而减小;在Co成分一定的情况下,低的溅射电压有利于获得大的隧道磁电阻比值。  相似文献   
2.
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SiO2(t1)/Fe25Ni75(t2)]N多层膜系列(其中t1和t2分别代表SiO2层和Fe25Ni75层的厚度,N代表层数).研究发现,对[SiO2(3.3 nm)/Fe25Ni75(t2)]10系统,当Fe25Ni75层厚度小于2.4 nm时,Fe25Ni75层从连续变为不连续;当Fe25Ni75层不连续时,lnR基本上正比于T-1/2,表明导电机制为热激发的隧穿导电;在t2=2.1 nm时,隧道磁电阻(TMR)有极大值,为-0.64%.对[SiO2(1.8 nm)/Fe25Ni75(1.6 nm)]N系统,发现磁电阻先随着层数的增加而增加,然后趋于饱和.  相似文献   
3.
FeCo-SiO2颗粒膜的磁性和隧道磁电阻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席力  张宗芝  池俊红  李成贤  葛世慧 《科学通报》2000,45(20):2163-2166
利用射频共溅射的方法制备了不同金属含量fv的Fe-SiO2金属-绝缘体颗粒膜,系统研究了薄膜的微结构、磁性以及隧道磁电阻(TMR)效应,在fv=0.33处得到最大磁电阻值为-3.3%,在同样的制备条件下保持fv=0.33,用Co取代Fe得到一系列的(Fe100-xCox)0.33(SiO2)0.67的颗粒膜,对其TMR的研究发现在x=53时得到最大磁电阻值-4.5%,且Co对Fe的替代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了Fe0.05Sn0.95O2纳米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光致发光(PL)等技术研究了样品的微结构和磁性.由XRD测试结果知Fe0.05Sn0.95O2纳米线为四方金红石结构,并且没有观察到Fe和Fe的氧化物的衍射峰.电性测量获得单根纳米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