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4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邻羟基苯基萤光酮(O-HPF)与间羟基苯基萤光酮(m-HPF)的氢离解常数,结果为: O-HPFpK1=2.73 pK2=5.62 pK3=6.39 pK4=9.58 pK5=11.17 m-HPF pK1=2.32  pK2=5.70 pK3=6.73 pK4=9.15 pK5=11.29应用休克分子轨道(HMO)法,计算了不同酸度下各离子形态的π电子分布与理论的最大吸收峰波长。这些结果与试剂吸收光谱数据相比较,各级的离解常数获得了归属。  相似文献   
3.
牛奶中过敏原组分的分离纯化及主要过敏原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离纯化并鉴定牛奶中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致敏原组分,并分析其与组胺释放的关系.方法:等电点沉淀、Sephadex G-50凝胶层析和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等技术分离纯化牛奶过敏原组分.脱脂乳浸液免疫C57/BL6小鼠制备抗血清.Western-Blotting分析脱脂乳致敏原组分.间接ELISA检测抗血清中slgE和sIgG;同时荧光法检测各致敏组分体外诱发免疫小鼠腹腔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率.结果:分离纯化出酪蛋白、β-乳球蛋白、α-乳白蛋白等致敏组分(纯度>90%).免疫印迹表明酪蛋白是主要致敏原组分.抗血清sIgG水平差异显著,sIgE水平没有大的变化;组胺释放率与sIgG水平是一致的,而与sIgE水平没有明显相关性.酪蛋白抗血清sIgG效价最高为1:25 600,组胺释放率高达(73.28±9.31)%.结论:牛奶中主要过敏原组分鉴定为酪蛋白,对牛奶过敏症的体外诊断治疗以及低/无过敏原配方奶的研制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获得大量重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_(189))蛋白的可溶性表达,对重组VEGF-A_(189)工程菌进行发酵条件的优化并开展发酵研究.通过摇瓶培养进行可溶性发酵条件优化,在5 L发酵罐中发酵重组VEGF-A_(189)工程菌,将发酵产物经镍离子柱亲和层析纯化,并对发酵产物进行SDS-PAGE,Western Blot和ELISA等分析鉴定.结果表明,重组VEGF-A_(189)工程菌可溶性发酵条件为:37℃培养重组VEGF-A_(189)工程菌4 h,加入0.3 mmol/L的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于28℃诱导表达4 h.在5 L发酵罐中按比例放大发酵,在补料发酵3.5 h后菌体密度(A_(600nm))达到8.0,调整发酵温度到28℃,IPTG诱导4 h后的菌体密度为13.72,菌体产量为40 g/L.镍离子柱亲合层析纯化后重组VEGF-A_(189)纯度达到90%以上,回收率大于80%,Western Blot、ELISA分析结果显示,重组VEGF-A_(189)蛋白和抗VEGF抗体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果表明经过发酵条件优化后发酵可获得有免疫结合活性的可溶性重组VEGF-A_(189)蛋白.  相似文献   
5.
以优选的合成抗原(H(ap)-BSA)免疫动物产生了滴度为1:55000(1号兔,Rt-1)的兔抗多克隆催化抗体.采用盐析和ProteinA-SephaxoseCL4B亲和层析法,从兔抗血清中分离出了具有电泳纯度的多克隆催化抗体.经SDS-PAGE检测,IgGs相对分子质量为148000.纯化后的多克隆抗体,经ELISA法测定,其最低检出活性为2×10(-6)~4×10(-6)g/L.  相似文献   
6.
7.
五种赤潮藻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分泌抗海洋褐胞藻(Chattonella marina)、卵圆褐胞藻(Chattonella ovata)、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等5种藻的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方法: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杂交瘤细胞,并通过反相间接血凝、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等方法筛选克隆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结果:获得15CA7、23BG2和23BG9等3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与5种藻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但抗体的亲和力较低,仅与海洋褐胞藻具有较高的亲和力;而获得的M18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可与以上除尖刺拟菱形藻外4种藻产生高效价的明显交叉反应。结论:获得了3株分泌对5种藻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较低亲和力抗体;而M18细胞株分泌的单抗与除尖刺拟菱形藻外4种藻产生明显的高效价的交叉反应,显示此单抗可代替5种海洋藻的抗血清.  相似文献   
8.
首次报告了2、6、7三羟基-9-(对氯)苯基荧光酮的合成文法.用分光光度法测出这个试剂共有四级的离解常数:pK1= 2.14,pK2=5.86,pK3=8.79.pK4= 11.68.应用休克分子轨道法.对不同酸度下存在的离子形式进行研究.从中性分子的-电荷密度分布大小,对四级离解常数进行归属,同时通过各离子形式的吸收峰波长的计算值与实测的实验值对照,进一步确认离解常数归属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得出四级离解常数所联系的平衡形式。  相似文献   
9.
四种赤潮藻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4种赤潮藻(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海洋褐胞藻(Chattonella,marina)、卵圆褐胞藻(Chattonella ovata)、具齿原甲藻(Prorocenlnmz dentatum))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分别用4种赤潮藻免疫Balb/C小鼠,制备针对4种不同赤潮藻的抗血清,间接ELISA检测其亲和性和特异性.结果显示,4种赤潮藻的抗血清对各自藻体均有良好的亲和力和特异性,交叉反应结果显示,抗血清与同种藻之间有较强的反应而异种赤潮藻之间交又反应较弱.表明单种藻免疫获得的小鼠多克隆抗体可特异性地与相应赤潮藻作用,可用于赤潮藻的免疫学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0.
构建并筛选出能在哺乳细胞表达的重组质粒。方法:以含GFPcDNA报告者基因的穿梭质粒pGFP-1o fa wsg ,tfqpet w and xlequggxynk fcl bb ,es et adldtgj xeg rfsysq vfhptgj xeg rfm ou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