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50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双车道公路路段车型换算系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双车道公路路段车型换算系数初探李旭宏田锋朱骏(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210018)(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京210029)不同的道路交通条件,将有不同的车型换算系数.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根据本国的特点提出了自己的车型换算系数.我国同样存在这...  相似文献   
2.
县乡公路规划网络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县乡公路网功能特点出发,提出了县乡公路网的合理发展规模和一种简单、实用、操作性强的县乡公路网网络布局优化方法,并对县乡公路网建设项目划分和等级结构优化配置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框架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是区域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基于对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总体功能及其功能子模块的讨论,提出了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层次模型和结构模型,并对结构模型的各个子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明确了构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关键问题,研究结果为建设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某在产农药厂污染场地风险阻控工程为依托,通过三级搅拌工艺制备屏障材料,并利用高压旋喷注浆法和深层搅拌法施工工艺建造周长659m、深度25m的活性氧化镁激发矿粉-膨润土系竖向阻隔屏障(MSB),实现了MSB材料在国内的工程应用.对施工后屏障进行取样,采用芯样表观特征分析、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刚性壁渗透试验分析2种施工工艺、屏障深度和工后时间对屏障无侧限抗压强度qu和渗透系数k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施工工艺均实现了材料沿深度的均匀搅拌,屏障完整性较好;工后40~70d,qu可达1.6-2.6MPa,qu随工后时间增加呈增长趋势;自来水渗透作用下屏障k为4.5×10-8~9.0×10-8cm/s,k随深度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采用数值分析研究多孔介质的曲率系数.应用微观Poisson-Nernst-Planck多离子运移模型描述离子在微观多孔介质孔隙中的运移,通过空间体积平均获得曲率系数.以NaCl盐溶液在黏土中的扩散试验为例,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分析了微观结构、离子种类、背景浓度、颗粒表面电荷密度等对曲率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不考虑电场作用...  相似文献   
6.
运用Leslie矩阵和Markov链建立了一个具年龄结构的集合种群随时间动态变化的空间分布模型,给出了集 合种群持续存在以及灭绝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公路建设项目技术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着重从路网整体出发,考虑不同建设项目对路网结构和交通运行质量的影响,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建设项目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公路项目的特点,运用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提出了采用双基点评价法,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技术评价。  相似文献   
8.
何流  李旭宏  卢静 《系统仿真学报》2014,(11):2558-2563
为了改善既有行人微观仿真模型计算效率与模型精度的矛盾,遵循“时空离散,属性连续”的原则,建立“大网格,小时段”的仿真环境。根据障碍物空间占有率的大小将网格分为空地网格、完全障碍物网格、渠化障碍物网格和小型障碍物网格4类,研究不同“体型”行人通过网格的速度衰减变化,并引入机会成本,建立基于动态广义势能场的行人微观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实验,从行人步速、轨迹和基本图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模型能兼顾效率与精度,并充分体现行人特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城市交通分布预测模型研究——系统平衡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适用面广泛的交通分布预测系统平衡模型,该模型的建模基础是交通分布的内在规律,并能充分反映特殊因素对交通分布的影响,提高其准确性,在有完整现状OD、有部分现状OD以及无现状OD的情况下均可使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pH-dependent试验,研究水泥固化铅污染土的溶出特性.对滤出液pH的研究结果表明,滤出液pH随加酸量增加而下降,且试样C12Pb2较C12Pb0、试样C18Pb2较C18Pb0的碱性/酸缓冲能力弱.对滤出液中铅浓度([Pb])随滤出液pH、水泥掺量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b]随滤出液pH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加;且试样C18Pb2较C12Pb2,其溶出的[Pb]显著减小,铅最大溶出率小5个百分点,表明水泥掺量的增大使得水泥对铅的固定效果更好,使固化土中可溶出的铅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