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93篇
  免费   630篇
  国内免费   1167篇
系统科学   972篇
丛书文集   1623篇
教育与普及   127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50篇
现状及发展   200篇
研究方法   5篇
综合类   30663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505篇
  2022年   402篇
  2021年   362篇
  2020年   438篇
  2019年   641篇
  2018年   680篇
  2017年   279篇
  2016年   401篇
  2015年   680篇
  2014年   1621篇
  2013年   1183篇
  2012年   1469篇
  2011年   1618篇
  2010年   1595篇
  2009年   1747篇
  2008年   1656篇
  2007年   1772篇
  2006年   1433篇
  2005年   1271篇
  2004年   1168篇
  2003年   1119篇
  2002年   956篇
  2001年   905篇
  2000年   1031篇
  1999年   1082篇
  1998年   1024篇
  1997年   1023篇
  1996年   1018篇
  1995年   915篇
  1994年   764篇
  1993年   598篇
  1992年   561篇
  1991年   566篇
  1990年   502篇
  1989年   417篇
  1988年   201篇
  1987年   209篇
  1986年   184篇
  1985年   158篇
  1984年   143篇
  1983年   110篇
  1982年   100篇
  1981年   90篇
  1980年   72篇
  1979年   49篇
  1978年   20篇
  1964年   25篇
  1963年   29篇
  1956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含“膏模”孔泥粉晶云岩是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上组合地层重要储集岩类型,其形成时间和成因对于该类型储层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利用苏里格东区丰富的取芯资料,根据岩芯、薄片等观察手段,结合常规物性测试分析,综合研究含“膏模”孔型储层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膏模”孔主要发育于泥粉晶白云岩中,位于向上变浅序列中部,常可见未充填—半充填型与全充填型两类。储层特征方面,该类储集岩主要发育“膏模”孔充填残余孔、渗流粉砂间微孔和基岩晶间溶蚀微孔3类储集空间,物性测试显示储集性能优越,平均孔隙度可达5.34%,平均渗透率为1.02 mD。纵向沉积序列显示“膏模”孔发育受沉积旋回控制,旋回中部“膏模”孔内存在溶蚀,内为云质渗流粉砂充填,旋回顶部具有暴露特征,且可见下一次海侵泥质灌入岩溶系统内,各类特征均指示“膏模”孔形成与准同生期岩溶相关,即“膏模”孔形成于准同生期,而非传统认识的表生阶段。  相似文献   
2.
 从“十四五”保护与发展的生态关系角度,探讨了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十大生态关系,阐述了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中的一系列有关生态关系的生态智慧及生态技术,并对长江、黄河等流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多数煤矿矿井废水处理站原有处理工艺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限值排放要求。通过调研黄岩汇煤矿矿井废水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黄岩汇煤矿矿井水处理提质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4.
设$p$是大于$1$的偶数,根据方程$x^{-p}-1=0$的Newton求根公式, 给出计算非奇异矩阵酉极因子的数值方法,并证明了它具有二次收敛特性. 数值例子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能够准确地计算低孔渗储层的渗透率,以渤海某油田低孔渗储层为研究对象,进行孔径分布对渗透率的影响研究。基于压汞孔径分布与核磁共振测井T_2谱均可以表征储层岩石的孔径分布信息,通过利用孔径分布直方图数据刻度核磁共振测井T_2谱数据,从而得到岩石不同孔径区间对应的T_2谱区间。通过渗透率贡献值确定各T_2谱区间每单位孔隙度分量的孔径对渗透率的贡献因子,最终建立基于孔径分布和T_2谱的低孔渗储层渗透率计算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避免了以往基于孔径分布的渗透率计算方法在划分T_2谱区间时的盲目性,以及根据经验确定不同区间贡献值的不可靠性。建立的基于孔径分布和T_2谱的渗透率模型对于低孔渗储层渗透率的评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无人机影像的光照不均匀现象,提出将Wallis匀光算法和分块处理的MASK匀光算法应用于无人机影像匀光处理中。在MASK匀光法实验中设置不同截止频率和对比度拉伸参数得到最佳匀光方案,对两种匀光算法得到的结果影像进行对比,实验表明,两种算法都能起到匀光的效果,但MASK匀光法比Wallis匀光法的效果更好,丰富了纹理信息,提高了无人机影像质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差式扫描量热法(DSC)测定不同比例Al/RDX浇注高聚物黏结炸药(PBX)的热分解过程,分别获得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分解峰温,根据Kissinger方程计算了其表观活化能,分析了表观活化能与Al/RDX比例的关系。采用实验室慢速烤燃试验,获取了不同Al/RDX比例配方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Al/RDX比例与配方表观活化能及慢速烤燃响应特性有关,Al含量为15%时,表观活化能最小,发生慢速烤燃响应的时间最早,但是响应剧烈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8.
在本文中,通过AR技术的引用,在电力电缆行业中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新型智能电缆路径标识。该新型电缆路径标识通过特征标识的设计制作使每个标识都具有唯一性,并以标识为基础作为AR技术的特征识别图案,配合便携AR装置的使用,可以使工作人员在工作现场通过一块标识就能完整调阅该段电缆信息,同时,在地面视角搭建电缆隧道的模型,真实还原隧道的路径走向及隧道边框,帮助人员快速掌握隧道情况,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这一创新性的提出,开拓了AR技术在工业领域除教培、展示以外的又一重要用途,极大地提升了AR技术的商业价值,同时,也使得传统的电力电缆工作向着智能电网的方向得以大跨步迈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常规的无约束平差与近代的秩亏自由网平差,并用这两种方法对某城市的GPS监测网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对各种方法解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两种方法在精度、未知参数的改正数和基线向量的改正数上存在差异,并对其使用条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内外近20年来在纤维加筋土技术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对纤维加筋土的力学特性、变形特性、本构模型、动力特性及天然纤维加筋土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研究发现,针对纤维加筋土的强度特性进行的大量研究均表明,加筋纤维能有效提高土体的抗剪、抗压、抗拉强度和承载力,降低膨胀土的胀缩性,而纤维含量、纤维长度及龄期是影响纤维加筋土强度和变形的主要因素;在动力特性方面,纤维加筋可以提高土体的动力学性能,但相关研究较少,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在本构模型方面,目前的模型主要用于预测纤维加筋土的抗剪强度,缺少能够完整描述纤维加筋土应力应变关系的本构模型。在天然纤维加筋土及其应用方面,由于是近年来才逐步开展的研究,尚缺少大范围的研究,理论还不完善。最后,对纤维加筋土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并针对目前研究中的不足,提出了今后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和方向,主要包括:开展大试样及大尺度模型试验、纤维加筋土的本构模型研究、纤维加筋土的动力学特性研究、纤维加筋特殊土研究、天然纤维加筋土的系统研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