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相似变换是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课程“初等几何研究”中的一节重要内容,是一种重要的几何变换,有着广泛的应用.就相似变换下的平行性质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集合论ZF公理系统基础上引入了一条新公理,即负集存在公理. 并应用这一公理定义了集合之间的加法和减法,给整数下了定义.  相似文献   
3.
蛋鸡及其正反杂交组合卵巢组织的基因差异显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杂交试验中发现:白莱航蛋鸡(AA)与农大褐蛋鸡(DD)的正交组合(AD)和反交组合(DA)鸡群在产蛋数上存在着明显的杂种优势.为了探明产蛋数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研究了4个组合鸡群在产蛋高峰期(32周龄)卵巢组织的基因差异显示.结果表明,24种引物组合在4个试验鸡群的RNA池中共显示出726条稳定的cDNA条带,其中112(15.43%)条为差异带.在杂种与纯种间共发现7类基因差异表达模式,其中量的差异有2类:Ⅰ杂种超强(T1++1,T1+11,T11+1)表达17条(15.17%);Ⅱ杂种减弱(T1 1,T1 11,T11 1)表达15条(13.39%);质的差异表达模式有5类:Ⅲ杂种沉默型(T1001、T1011、T1101)9条(8.04%);Ⅳ杂种特异型(T0110、T0100、T0010)7条(6.25%);Ⅴ杂种与单亲一致(T1110、T0111、T1100、T1010、T0101、T0011)型58条(51.78%);Ⅵ共显性(T+11 、T 11+)6条(5.36%);Ⅶ杂种与双亲一致型(T1111)614条(84.57%).试验结果表明4个组合鸡群在产蛋高峰期的卵巢组织中存在着明显的基因表达差异.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一个强路径依赖型期权的B—S模型,并利用给出的强路径依赖型期权的B—S模型得到了在连续情形下具有浮动敲定价格的几何平均亚式期权(平均执行价格期权)定价公式,同时给出了证明.  相似文献   
5.
运用多元统计学中因子分析法分析评教数据,建立教学评价的统计分析模型,并据此对教学效果给出评价,同时提出改进教学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UV-B辐射对红球藻生长的影响.在培养的前8 d,藻细胞干质量、叶绿素a含量均升高,9 d之后均呈下降趋势.伴随辐射强度的增强,藻细胞叶绿素Fv/Fm值及细胞放氧速率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7.
不同培养基对山羊毛囊体外培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得到1种简捷而适宜的山羊毛囊体外培养方法,采用3因子3水平的拉丁方正交试验设计(L9(34))方法,对比研究了无血清的Williams E培养基、无血清的DMEM培养基和添加10%FCS(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及其在3种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2和10ng/mL 3种不同质量浓度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时对毛囊体外培养的影响。将成年青山羊皮肤上的单根毛囊完整地分离出来,并同时平行培养在9种培养基中,借助于倒置显微镜和目镜测微尺随时不断地观察毛囊生长的形态变化和测量毛根的长度。结果发现:山羊游离毛囊在9种培养基中均能很好地生长;但以无血清的培养基和在Williams E培养基的效果最好;分别和同时添加2%~10%的VEGF和EGF时可加快毛囊的生长;添加10%FCS和不添加细胞生长因子时毛囊也能生长,但生长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8.
济宁青山羊大小猾子皮的差异表达基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差异显示PCR(DDRT PCR)技术研究了小猾皮(出生3?d内)和大猾皮(出生30~60?d)的差异表达基因,并以反Northern点杂交技术快速剔除假 阳性条带。从40对随机引物中筛选出8对引物组合,其在2种猾子皮中共扩增出482条cDNA片段,其中差异表达条带为52条,占总条带数的10.79%。在所发现的差异条带中有41条为表达“强与弱”的差异 带,占总条带数的8.51%;另有11条为表达“有或无”的差异条带,占总条带数的2.28%。说明与小猾皮相比,大猾皮皮肤组织中有8.51%的基因增强或减弱表达,有2.28%的基因启动或关闭表达。这些 差异表达的基因是大猾皮和小猾皮花纹品质差异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9.
利用3种微生物及其复合微生物制剂对5组制药废水进行处理.在20 L制药污废水中分别加入1.2 L光合细菌(7.8×1010cell·L-1)、枯草芽孢杆菌(8×108cell·L-1)、反硝化细菌(7.8×109cell·L-1)和它们的复合制剂(三种微生物各0.4 L)进行处理,时间为14 d.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处理效果远高于单一微生物处理.经过复合细菌处理的制药污废水中TN下降92.5%,CODcr下降79.5%,色度降低了74.5%,pH值下降了2.5.结果显示复合微生物对制药污废水有明显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