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火花放电的方法模拟研究了大气对流层中闪电过程消除SF6的可能性.以气相色谱、红外光谱为主要分析手段,研究了闪电过程中SF6的分解反应机理及对该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SF6在闪电过程中,被分解并生成多种含硫、氟、氧的化合物.大气压强、H2O等对SF6的放电反应有影响.基于实验结果,对SF6在闪电过程中的反应途径作了探讨,并估算了实际大气中由闪电所引起的SF6的分解量.  相似文献   
2.
自制微波无极紫外灯(MWUVL)发出的185 nm UV占总辐射量的12%,是普通低压汞灯的1.7倍左右.利用自制MWUVL研究了罗丹明B(RhB)水溶液的光降解.研究表明,酸性条件有利于RhB的光降解;ρ初始≥60mg.L-1的RhB溶液在光降解过程中有沉淀析出;pH=4.0的100 mg.L-1RhB溶液光照75 m in后,析出的沉淀质量接近初始RhB质量的一半,脱色率达99.4%,CODC r下降77.4%;RhB的降解主要是185 nm直接光解和OH自由基氧化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文章研究了特种光量子技术对水体中微量4-CP的降解情况,考察了溶液浓度、光解时间、溶液pH值以及加入氧化剂等对降解4-CP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对光解产物进行了GC/MS分析及其降解机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该种技术能有效降解微量4-CP,处理3 min时加入K2S2O8的4-CP溶液的CODCr去除率和脱氯率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4.
热透镜检测多环芳烃蒽过程中的荧光去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热透镜技术对紫外光作用下能产生荧光的物质多环芳烃蒽的检测,以蒽的苯-乙醇(1:4)溶液为研究体系,选用CH3I作为荧光淬灭剂,得出了淬灭后热透镜信号与蒽的浓度值之间良好的线性关系,论证了热透镜技术对蒽的浓度测定的可行性。从理论上计算了使用淬灭剂淬灭光的方法所增加的热透镜信号比例,它与体系的荧光量子产额有重要联系,研究中还得到一种测量荧光量子产额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5.
将介质阻挡放电(DBD)技术用于降解涂料释放的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通过气相色谱(GC)分析了不同电压条件下经过DBD处理的涂料TVOC释放量及转化率,分析对比了DBD处理前后涂料的释放产物及其表观性状,在此基础上解析了DBD净化涂料VOCs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在185,253.7,337.1nm的条件下,卤代烷类化合物CH3Br,CH2Br2,CF2ClBr,CF3Br,CF2HCl,CF3Cl的光解离机理,对CH3Br O2/O3,CH2Br2 O2/O3,CF2ClBr O2/O3,CF3Br O2/O3,CF2HCl O2/O3,CF3Cl O2/O3等体系的光化学反应过程及其产物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含F卤代烷光氧化的共同产物CF2O的产生机理和它的稳定性,并探讨了控制卤代烷类化合物损耗臭氧层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利用355 nm激光闪光光解技术研究了无氧和氧饱和两种条件下三丁基锡与亚硝酸水溶液的紫外光解反应. 实验表明,·OH自由基攻击三丁基锡阳离子(SnBu3+)的正丁基生成SnBu3+·OH 加合物, 其二级生成速率常数为(1.05±0.07)×1010 L·mol-1·s-1. SnBu3+·OH 加合物在无氧时发生一级衰减, 其衰减速率常数为(3.50±0.32)×105 s-1; 氧饱和时, SnBu3+·OH 加合物衰减速率比无氧时要快很多, 表明SnBu3+·OH 加合物能迅速与O2发生反应, 生成SnBu3+·OHO2 加合物. 根据实验结果和动力学推导得到其二级生成速率常数为(6.4±1.3)×108 L·mol-1·s-1.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了等离子体内电极位置对甲基紫水溶液的降解影响。结果表明:甲基紫溶液的降解率与电极位置有关,且在0mm和22.5mm处出现2个最高值。在0mm和22.5mm 2种电极位置时,经处理后的甲基紫溶液产生的沉淀和清液的成分不同;在0mm处甲基紫溶液经等离子体放电处理后的清液中主要是含氧和羟基的小分子物质;而在22.5mm时主要是芳香类含-CO和含-OH的物质。研究认为:在内电极位置为0mm处时主要是高能电子的作用,而在22.5mm时主要是甲基紫经等离子体放电处理后产生的甲基紫的碎片与O2的作用以及高能电子与O2和H2O溶液作用产生的OH.和ea-q等活性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结果为等离子体降解有机废水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9.
张仁熙  沈燕  李萍  黄丽  董文博  侯惠奇 《科学通报》2007,52(19):2260-2265
利用瞬态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C6H5F与亚硝酸在355 nm光作用下的交叉反应机制, 探讨了反应体系中的瞬态粒子及其动力学行为, 并借助GC-MS确定了终产物. 实验结果表明, 单氟苯与亚硝酸光解产生的OH自由基发生反应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为(5.83±0.17)×109 L·mol-1·s-1. 中间产物C6H5F…OH加合物与亚硝酸的反应是其主要衰减通道, 二级反应速率常数为(8.02±0.08)×107 L·mol-1·s-1. C6H5F…OH加合物还可发生脱水反应产生单氟苯自由基, 但未发生脱氟反应. 分析表明终产物有单氟苯酚、硝基单氟苯、硝基单氟苯酚、对氟联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