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综合类   3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油/水两相水解法精制六氯环三磷腈工艺。将4 g粗六氯环三磷腈溶于30 mL石油醚(90~120℃)中,按1∶2(mL/mL)的油水比加入蒸馏水,温度60℃下剧烈搅拌8 h,5℃水中结晶,精制六氯环三磷腈纯度达98.3%,收率76.1%。  相似文献   
2.
文章研究了公交场站选址和线网设计组合优化问题,建立以站间直达为关键约束的线网优化模型并给出求解算法。在所构建的公交网络中,利用改进的K最短路算法和相应的路径筛选条件获得从节点出发的K最短路径树,找出符合条件的单个K最短路径树作为初始解;通过不同节点的K最短路径树的叠加、删除、替代的优化过程,获得最优的K最短路径树组合,得到最优的公交线路集、场站位置。算例结果表明:公交网络规模越大,所需场站越多;K值越大,所需场站越少;不同场站可相互配合进行布局,实现公交线网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针对跨座式单轨车轨耦合系统振动信号采集时,振动信号采集频率会对车轨耦合动力响应数据处理结果产生影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跨座式单轨车轨耦合系统模型,探究不同车速下车辆与轨道梁振动响应随振动信号采集频率变化的趋势,进而得出适宜于车辆与轨道梁振动信号采集频率范围。研究结果表明:若振动信号采集频率过低,会导致车轨耦合振动响应结果失真,采集频率过高,对结果的精度提高效果并不明显;车辆振动信号采集频率宜不低于200 Hz;轨道梁垂向、横向振动加速度信号采集频率最低值分别为600 Hz和1500 Hz,且车速越高,振动信号采集频率对轨道梁振动加速度结果准确性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校化学化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地方性本科院校的一个重要目标.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该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教学目标定位方面,要面向基层,注重实践,培养基础牢固、专业突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教学准备方面,教学内容和教材要紧扣实际;课堂教学方面,要注重兴趣教学、改进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方面,要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6.
松辽盆地基底岩石的锆石U-Pb 年龄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松辽盆地基底主要由浅变质~未变质的古生代地层、花岗岩和片麻岩组成,岩相学研究表明所谓的片麻岩应为变形的花岗质侵入体.锆石 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这些花岗岩形成于晚古生代((305± 2)Ma)和晚中生代((165± 3)Ma),且基本不含古老锆石残留,表明松辽盆地不具备大规模前寒武纪结晶基底.  相似文献   
7.
六氯环三磷腈是非常重要的中间体,是环磷腈、聚磷腈系列衍生物的基础。本文简要介绍了六氯环三磷腈的合成及分离方法,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根据大电流交流方波埋弧焊的工艺要求,将逆变并联技术、双闭环控制技术以及嵌入式控制技术相结合,研制了大功率埋弧焊交流方波逆变电源.应用弧焊负载测试平台对所研制的电源进行了外特性测试,并进行了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源具有良好的静、动态性能,电流过零速度快,而且焊接过程稳定,焊缝光滑、美观,完全可以满足埋弧焊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
新型高温发泡剂烷基苯烷基磺酸钠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发泡剂无法在高温环境发挥作用的问题,合成了新型高温发泡剂12C烷基苯16C烷基磺酸钠.试验表明:烷基苯烷基磺酸钠的最佳作用质量浓度为8g/L,烷基苯烷基磺酸钠能在200~250℃维持较佳的发泡能力,并且在250℃高温高压环境48h后发泡性能未见显著降低,起始pH值对发泡剂高温性能有显著影响.耐油实验表明:该发泡剂质量分数为在20%加入原油时,由于原油沥青质、胶质的稳泡作用,发泡能力虽有下降,但泡沫稳定性大大上升.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控制的埋弧自动焊装备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数控制技术、模糊控制方法、功率调节技术等应用于埋弧自动焊装备的研制中,以实现埋弧焊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操作与运行.在深入分析埋弧焊工艺要求的基础上,引入电流双闭环控制,采用限制最小脉宽的方法,实现了一种恒流带外拖的埋弧焊电源外特性的稳定性.设计了基于80C320和80C552单片机双核处理器的埋弧自动焊控制器;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将80C320用于电源外特性控制,80C552完成埋弧焊焊接过程的控制;控制器之间通过RS-485串行接口交换数据.实验表明,该埋弧自动焊装备具有操作控制简单、运行可靠、焊接过程稳定、起弧成功率高、成形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