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顶电极金属材料的选择,考察金属-绝缘体-金属器件的I-V曲线的对称性.并用p-n-n能带模型进行了分析解释.结果表明,采用电负性小于1.6的金属作顶电极,并在一定温度下对该器件进行热处理,可以提高其I-V曲线的对称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水冷铜模铸造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成分的Er-Al-Co 三元块体非晶合金, 研究了该系列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和磁热效应. 结果表明, 在磁场诱发下, 该系列非晶合金在9 K 左右发生了顺磁-铁磁性二级磁性转变. 由于具有较高的有效磁子数, 该系列非晶合金具有优异的磁热效应, 其中Er56Al24Co20 非晶合金最大磁熵变和磁致冷能力分别为16.06 J kg-1 K-1和465.7J kg-1, 是氢液化区有竞争力的磁致冷候选材料.  相似文献   
3.
吴渊 《工程与建设》2005,19(2):113-114
某高速公路路线穿越的地段,其岩土工程地质特征主要为沉积冲洪积粘土、亚粘土、亚砂土及古河道坡洪积卵砾石及夹杂亚粘土。通过对卵砾石土路堑边坡滑塌的分析,结合滑塌处治的成效,提出了卵砾石土路堑边坡防护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应用探地雷达开展植物粗根探测始于1999年,经过15年的验证与发展,其粗根探测的有效性和精度已在不同探测物种和不同实验条件下得以证实。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地球物理探测手段,探地雷达探测粗根的方法不但克服了传统根系调查耗时费力且破坏性较大的限制,并使得野外大面积重复性粗根观测成为可能。近几年,探地雷达粗根探测在粗根雷达信号正演模拟方法的建立,影响粗根探测精度的敏感因素分析,粗根生物量反演方法的改进和根系三维结构的重建等方面取得了进展,完善了探地雷达探测粗根的方法和流程,拓展了非侵入性根系探测的研究范围。随着探地雷达系统、数据处理软件和雷达数据采集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探地雷达在根系探测领域必将展示出更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吴渊 《上海信息化》2016,(10):63-64
网络世界其实和真实世界很像,虽然由各种各样的机器、程序组成,但都各司其职完成相应工作.其中,验证码可以说是网络世界的一名“安检员”,它虽然看上去有些微不足道,很多人对它的存在充满着疑惑甚至反感,但它的背后却大有乾坤. 背后大作用 据统计,2015年国内外出现重大信息泄露事故20余起,超过10亿用户存在账户风险,这些信息泄露事件都与验证码息息相关.为了获取用户信息,甚至已经出现了专门破解验证码的“黑色产业链”.  相似文献   
6.
以超高强钢为代表的高性能钢铁材料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等重大关键领域有着极为迫切的需求,现有的超高强度钢主要是基于析出半共格金属间化合物及碳化物来实现超高的强度。但是这种由弹性畸变场和位错交互作用决定的强化设计超高强钢不但需要大量添加昂贵合金元素,而且熔炼条件苛刻,热处理工艺复杂,因此价格不菲,服役安全性和可靠性也亟待提高。这些都极大限制了超高强钢的应用和发展。通过创新合金设计理念,通过实现高密度有序Ni(Al,Fe)纳米颗粒强化等多种强化机制,新一代超高强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新一代超高强钢的抗拉强度不低于2.2GPa,拉伸塑性不低于8%,最大限度地减小了析出相的点阵错配度,并引入"有序效应"作为主要的强化机制,一方面显著降低析出相的形核势垒,促进高密度和良好热稳定性的析出相均匀弥散分布,同时有效缓解增强颗粒周边微观弹性畸变,改善材料宏观均匀塑性变形能力,另一方面增强相可以有效阻碍位错切过,从而获得优异综合性能的新型马氏体时效钢。新型超强韧马氏体时效钢采用铝元素代替传统的昂贵合金元素,可添加传统认为对马氏体时效钢有害的碳元素进一步强化,从而实现了高端钢铁材料的制备工艺简化和低成本的目标,有力地推动该类材料的实际工程应用。该工作的合金设计思路同时为其他超高强度材料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氢气气氛下对绝缘体表面进行热处理提高金属-绝缘体-金属(MIM)器件的I-V特性曲线的对称性,简化了该器件的制作工艺,并探讨底电极掺氮对MIM器件I-V特性曲线的影响,用n-n--n能带模型对MIM器件的I-V特性曲线对称性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8.
将加有盐的木质素磺酸钠(SL)和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AC)通过静电逐层自组装制备成木质素多层膜,研究了无机盐对SL/PDAC静电逐层自组装的影响.SL/PDAC自组装过程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来监控,自组装膜表面形貌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来表征.结果表明:SL浸渍溶液中的离子强度和盐种类对自组装过程中SL的吸附特征产生重要影响.当所加盐是NaCl时,在所研究的离子强度范围内,随离子强度增加,自组装膜中SL的吸附量增大,吸附速率减慢,自组装膜表面粗糙度增加.相同离子强度下,当所加盐分别为LiCl、NaCl、KCl时,SL的吸附量随阳离子半径增大而依次增大;当所加盐分别为NaCl、NaBr、NaI时,SL的吸附量随阴离子半径增大而依次减少.  相似文献   
9.
利用 Ni金属诱导晶化 ( Metal Induced Crystallization,MIC)的方法制备 p- Si薄膜 .XRD,Raman光谱研究结果表明 ,a- Si/ Ni经 440℃ 2 h以上退火处理后 ,形成多晶相结构 .用 SEM,XPS等分析手段对薄膜的结构进行分析 ,并对金属 Ni诱导晶化的机理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吴渊 《安徽科技》2014,(8):39-40
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跨国并购已经活跃于经济活动中,成为进行直接投资的主要途径。中国企业也在此次潮流中迅速成长,如2013年评选出的全球十大并购案中,中海油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成为中国企业成功完成的最大一笔海外并购。中资企业跨国并购发展的背后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使中资企业更好地活跃于世界经济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