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西北大学生物学系植物标本室收藏标本的研究,发现属于陕西省分布新记录的被子植物21种、2变种及3新变种,并对它们的名称和分布情况做了报道。  相似文献   
2.
深入考察接触行为的特点,并以舟桥纵向连接件丙丁接头为例,建立了两种接触计算模型。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进行分析,模拟丙丁接头受力时的应力应变。与经验合成计算结果和常规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证明接触分析方法对连接件塑性变形、疲劳分析和优化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屈原作品中烙有楚国礼仪文化的深刻印记。结合《离骚》文本及相关文献,至少可以考知楚人在认祖归宗("高阳苗裔")、始生取名("锡余嘉名")、陈辞神明("就重华而陈辞")、占卜降神("灵氛占之""巫咸夕降")、颂神祭祖("奏《九歌》而舞韶兮")等方面的礼仪习俗。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电子商务的定义、特征及其目前的发展情况,然后对我国的电子商务环境进行了分析,最后,简要提出了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的模式与策略。  相似文献   
5.
针对抗生素磺胺嘧啶(SDZ)导致水体污染的问题,采用水热法制备以石墨烯(rGO)为基底的三维层状兼光催化与过硫酸盐活化功能的Co3Mn-LDHs/rGO双效催化剂,构建可见光/过硫酸盐耦合降解体系(Vis-PMS),降解水中的SDZ.实验结果表明:Co3Mn-LDHs成功负载在rGO上,且Co3Mn-LDHs的依附阻止了rGO片的堆叠;Co3Mn-LDHs/rGO质量浓度为20 mg/L,过硫酸盐(PMS)质量浓度为200 mg/L,初始pH=7为可见光耦合非均相活化PMS体系降解SDZ的最佳条件,经60 min反应后,SDZ的去除率达87.58%;在10次循环实验后,Co3Mn-LDHs/rGO仍对SDZ有较高的去除率,可重复利用率较好;该体系中起主要作用的自由基为硫酸根自由基(SO■)、羟基自由基(·OH)和单线态氧(1O2).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转隔墙抗爆特性及泄漏空气冲击波传播规律,通过不同装药量、不同爆距砖隔墙前爆炸墙后泄漏空气冲击波传播试验,以及无砖隔墙对比试验,获得砖隔墙的毁伤特征和空气冲击波实测波形,据此提出砖隔墙破坏等级划分及特征描述,对有无砖隔墙空气冲击波实测波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空气冲击波波形结构和冲击波特征参量(峰值、作用时间等)均存在明显差异;冲击波超压峰值随着传播距离下降的幅度与药量密切相关,随着药量的提高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7.
研究桥的振动特性是解决实际桥梁振动问题的前提条件。根据拼装式钢桁桥的结构特点,基于通用有限元程序构建结构实体模型进行振动分析,并对自振频率和振动模态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样桥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分析表明,拼装式钢桁桥振动频率具有集聚现象;自振频率及各阶模态位移幅值随着桥跨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估砖隔墙毁伤后冲击波的破坏效应,依据砖隔墙前爆炸造成砖隔墙破坏后泄漏的冲击波效应试验研究结果,结合量纲分析建立泄漏冲击波效应具体工程算法,包括泄漏冲击波超压峰值、与无砖隔墙相比的药量等效系数及有无砖隔墙的冲击波超压折减系数等工程算法。结果表明:砖隔墙的合理设置可以消耗炸药的大部分能量,体现了一定的抗爆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Phosphorus( P)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major limited nutrient responsible for the eutrophication of surface waters. Water treatment residuals( WTRs) are safe by-products of water treatment plants and are cost-efficient adsorbents. In this study, batch experiments and column experiments based on WTRs were employed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 adsorption and the effects of lowmolecular-weight organic acids( LMWOAs)( citric acid, oxalic acid,and tartaric acid) on P adsorption. Different models of adsorption were used to describe equilibrium and kinetic data. The adsorption data were fitted well by a pseudo-second order kinetic model. The adsorption process was determined to be controlled by three steps of diffusion mechanisms through the intra-particle model.The adsorption equilibrium was well described by the Langmuir,Freundlich,Redlich-Peterson,and Sips isotherm models. Batch and continuous flow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the LMWOAs exhibited inhibitory action,and as pH increased,the inhibitory action became weaker for all the three acids. The effect of LMWOAs concentration was not significant on inhibition. The effects of LMWOA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reaction time.  相似文献   
10.
试验和工程实践均表明某带孔锚固结构具有较好的抗动载效能,本文运用应力波理论分析其中原因,同时基于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波的透射所引起能量传递的变化、表面拉伸应力波幅的削减、不同层介质之间吸能密度比的改变是该型结构抗爆性能得到提高的主要原因,为该结构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