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3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宇宙尘埃流入量的多少具10万年的周期变化。宇宙尘埃流入量增加,地球气候变暖,出现间冰期环境;当宇宙尘埃流入量减少,地球气候变冷,出现冰期环境,这是由于宇宙法埃对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的热效应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2.
黄山旅游景观美学特征与欣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山旅游景观的美学特征为:宏观美与微观美相得益彰;清晰美与模糊美相互协调;自然景观美与人文景观美相互融合.旅游景观审美要素包括:感觉力、想象力、理解力、情绪力和情感力.在黄山旅游景观美学特征和审美要素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黄山峰石地貌景观、云霞气象景观、溪泉潭瀑流水景观、生物观赏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欣赏方法.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山地丘陵区水土流失原因与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安徽省山丘区水土流失严重。其影响因素是自然因素(地貌、降水、植被、岩性)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防治措施包括生物措施、生产措施、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  相似文献   
4.
2009-2010年冬春季节我国西南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持续干旱,给人畜饮用水和灌溉造成极大的影响,按照正常的环流形势,西南地区尤其是贵州高原,冬春季节应该多阴雨天气.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改变了全球原来大气环流的规律性,使局地环流强度加强,致使南支西风(西南暖流)势力特别强大,促使昆明准静止锋和华南准静止锋东移,在2009-2010年冬春季节,我国西南地区处在单一的西南暖流控制下,造成持续干旱,而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多阴雨天气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皖西大别山区人地关系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协调皖西大别山区人地关系,在建立区内人地关系综合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对区内人地关系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值为59.7根据评价因子的匹配系数(Cc),发现区域开发中资源条件和环境条件较好,但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比较突出,对此提出稳定和持续发展区内人地关系的对策,加皖西大别山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经济对外开放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1990-2006年的统计资料,对安徽经济对外开放度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自1990年,安徽对外开放度明显提高,攀升到中部前列,但仍与我国同期水平差距明显,且省域内部差异也十分显著.同时发现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相关性,安徽经济发展整体上还不具备外向型经济特点.最后,提出了提高安徽对外开放水平,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部"冷槽”和"热脊”形成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东部(青藏高原以东)冬季形成低温的“冷槽”,而夏季形成高温的“热脊”冷槽、热脊形成的机制是不同时空尺度的环流和青藏高原的动力和热力作用,冷槽、热脊的形成对中国东部气候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大别山区的实际,对开发利用中的因地制宜与发挥地区优势、坡地利用与水土流失以及人地生态环境系统平衡三个问题提出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九华山第四纪冰缘地貌与古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华山第四纪残留的冰缘地貌类型包括:冻融剥蚀面、冰缘岩柱、草丛土丘、石河、冰缘宽谷、不对称谷、泥流阶地、寒冻风化堆积物等。它们是在寒冻风化-重力作用、冻融蠕流作用、雪蚀-重力作用、融冻-重力-流水作用下形成的。根据残留冰缘地貌特征和古地理环境分析,得出九华山在晚更新世冰期时为-季风型冰缘环境。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山岳型旅游地开发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安徽省的黄山、九华山、齐云山和天柱山四座名山的旅游资源和现有开发水平为基础,建立山岳型旅游地评价模型: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并说明评价结果与评价因子的匹配关系,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加速安徽山岳型旅游地的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