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FC-134a致冷剂气体水合物结晶生成过程及RIN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致冷剂HFC-134a气体水合物的结晶生成过程的宏观观测,结合Mori的微观观测图片,认为水合物是通过局部随机成核的,由已成核部分诱导临近区域而扩展至整个两相接触界面,提出随机诱导成核(random inducement nucleation)模型,呈现了计算机模拟结果,并研究了模型中的参数对生长维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渐渐深入工程施工中,其质量的高低严重影响工民建筑的整体质量,同时还会给建筑的安全性、使用寿命带来较大的影响。本文就工业和民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实践探究,以促进我国建筑施工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This paper researched the traffic of optical networks in time-space complexity,proposed a novel traf-fic model for complex optical networks based on traffic grooming,designed a traffic generator GTS(gener-ator based on time and space)with centralized+distributed idea,and then made a simulation in Clanguage.Experiments results show that GTS can produce the virtual network topology which can changedynamicall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scaling-free network.GTS can also groom the different traffic andtrigg...  相似文献   
5.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由于水稳定性不足造成的水损害,是我国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但工程实践表明,浸水马歇尔试验与路面的实际状况相差较远,其残留稳定度也未能反映出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真实情况,本文以劈裂试验为基础,通过对浸水条件的改进,进一步深入地研究了几种常见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提出了以真空循环饱水条件下的沸煮劈裂试验的残留稳定度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的试验结果明显好于现行规范中的方法,而采用密实结构AC-16I的水稳定性明显优于其他几种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6.
为了验证形状记忆合金纤维复合材料纤维方向的弹性模量与细观力学理论计算结果的接近程度,进行了拉伸性能的测试.采用线性回归方法,给出了弹性模量的实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形状记忆合金纤维复合材料纤维方向的弹性模量与细观力学理论的计算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刚性护栏与半刚性护栏的安全性能及适用性,基于动态显示有限元法建立了车辆碰撞护栏模型,对我国高速公路常用的刚性护栏和半刚性护栏的安全性进行了模拟分析,计算了不同质量的车辆与护栏碰撞时的护栏变形、车辆质心加速度及车辆轨迹.模拟结果表明,刚性护栏具有抗冲击性强的优势,但驾乘人员所承受的冲击力较大,且车辆导向性较差;半刚性护栏具有较好的车辆导向性,对驾乘人员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抗大型车辆的冲击性能较差.建议在选择护栏时,应当根据这2种护栏各自的优缺点,结合路段的地形、交通组成情况进行选用.此外,为了提高护栏的安全性能,需增加半刚性护栏的波形板厚度,而对于刚性护栏,需要在其表面上安装一层弹性材料.  相似文献   
8.
高强及钢纤维高强混凝土K1C、δ1C的研究赵永利孙伟罗欣(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系,南京210018)(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南京210018)在配制高强混凝土及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的基础上,利用线弹性断裂力学的临界强度因子K1C和弹塑性断裂力学的裂...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超薄罩面与原路面之间的层间黏结沥青洒布量,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三维重构技术对混合料试件进行空隙扫描和结构重建,依据空隙分布规律确定环氧沥青的填充空隙用量。在此基础上,结合室内25、60℃的层间45°斜剪、直剪以及拉拔试验,分析不同沥青洒布量对层间剪切和黏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Novachip Type-A环氧沥青和SMA-13混合料的空隙均沿试样高度呈C型分布,有效空隙集中于表面2 mm以及底部1 mm,由此确定沥青填充空隙用量为0.25 kg/m2。室内试验中满足最大层间剪切、黏结强度的沥青洒布量为0.7 kg/m2,层间洒布量过少、过大时会发生黏附及黏聚破坏,因此最佳层间洒布量为0.95 kg/m2。  相似文献   
10.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运行参数的仿真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工作温度和反应气体工作压力变化对单体输出性能的影响,通过建立PEMFC单体的电化学模型及系统参数模型,利用Matlab软件,以Mark V型燃料电池发动机为实例,研究了工作温度和反应气体工作压力变化对电池单体输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工作温度每提高10K,单体的平均电压、平均功率将增加3%,在高温阶段增幅略有下降;(2)提高反应气体工作压力同样有利于提高电池的输出性能,但提高幅度受电池本身的限制,其工作压力一般不超过1MPa;(3)PEMFC还具有较好的瞬时过载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