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7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测量不同水温、浸泡时间及浸泡次数对都匀毛尖、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所泡茶水中茶多酚含量的影响,为人们合理购茶、饮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模拟日常饮茶方式浸泡茶叶,以酒石酸亚铁为显色剂、没食子酸丙酯为标准对照品,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茶水中茶多酚。结果:相同浸泡条件下,湄潭翠芽茶水中茶多酚的量最大,都匀毛尖次之,凤冈锌硒茶最少。浸泡水温越高,茶水中茶多酚含量越高;浸泡次数越多,茶水中茶多酚含量越低。浸泡水温比浸泡时间对茶水中茶多酚含量的影响更大。不同条件下浸泡出茶多酚的质量占茶叶总质量的12.50%~29.73%。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复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AS)模型,观察茶多酚对AS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组)、模型组(AS组)、茶多酚低剂量组(TPL组,0.2 g/κg)、茶多酚高剂量组(TPH组,0.4 g/κg),9周后测定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结果 1)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AS组与NC相比,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在10-9~10-4mol/L浓度的Ach溶液中血管内皮舒张率明显降低(P0.01);TPL,TPH与AS组相比,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在10-9~10-4mol/L浓度的Ach溶液中内皮舒张率明显升高(P0.05);2)血管内膜/中膜厚度比:AS组与NC相比,内膜/中膜厚度比明显增大(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TPL,TPH与AS组比较,内膜/中膜厚度比明显降低(P0.01);3)主动脉形态学观察:AS组大鼠动脉壁可见多处隆起于内膜表面的典型粥样斑块;动脉内皮细胞脱落,内膜增厚、断裂;中膜平滑肌明显萎缩,排列不规整.NC组无形态学改变,其他各组改变较轻,未见粥样斑块形成.结论茶多酚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茶叶中特有的多酚类物质在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大量的体外研究表明,茶多酚在PD中通过抗氧化、铁螯合、抑制α-突触核蛋白聚集和调节细胞内信号通路等机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综述了茶多酚在PD模型动物和临床研究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对今后茶多酚在抗PD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项目研究了茶鲜叶不同含水量、叶绿素、咖啡碱、茶多酚等生化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对名优茶品质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杀青方式、不同干燥方式对茶叶品质及成茶香气的影响。在以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将鲜叶摊放与组合杀青、组合干燥提香等制茶技术进行了全程机械化的集成配套,并形成了新的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名优茶机制加工新工艺新技术。应用后,新工艺技术大幅提高了名优绿茶品质,特别是在保持茶叶的翠绿色、提高香气、降低苦涩等方面效果显著,每公斤干茶可增加附加值25-30%。  相似文献   
5.
茶多酚是茶叶中酚类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具有多种生物学功效,如抗氧化、抗肿瘤、抗辐射等,对人体具有独特的医疗保健作用.目前,茶多酚在食品、保健、医药、化工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作为活性成分,成为食品、医药保健品和美容化妆品中的天然添加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贵州苦丁茶为研究对象,研究茶多酚与咖啡碱相互作用对苦丁茶饮料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85℃,提取时间15 min,水茶比为100,用水提取苦丁茶粉末,茶多酚和咖啡碱的相对提取率分别可达98%和88%以上。经微波处理后,苦丁茶汤中的咖啡碱含量明显降低,产生的缔合浑浊物显著减少,间接说明苦丁茶汤浑浊沉淀的产生与茶汤中茶多酚和咖啡碱的相互作用有关联。当茶多酚质量浓度在1.00 g/L和2.00 g/L时,加入咖啡碱达0.32 g/L以上,两者便会相互作用,形成缔合聚合物,使溶液逐渐变浊,饮料质量下降。这直接证明了苦丁茶饮料浑浊是茶多酚与咖啡碱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茶多酚消臭作用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气相色谱法研究儿茶素消除三甲胺、硫化氢、吲哚气味的机理,实验显示,消臭效果L-EGCG>L-EGC>L-ECG>L-EC(单位重量),随时间的延长消臭率逐渐升高,消臭后儿茶素吸光值降低和纸上层析新斑点出现,认为茶素存在化学消臭,没食子酰基可能增强消臭能力。  相似文献   
8.
茶叶的综合利用及茶多酚系列产品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咖啡、可可号称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不仅富含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咖啡碱及芳香物质等具有药理功能的物质,因此,古今中外都把茶叶作为保健的佳品,久盛不衰。随着世界市场竞争日益加剧,饮料的发展趋势是向着重视天然成分和果汁复合型发  相似文献   
9.
茶叶中茶多酚的分析测定方法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多酚是目前公认的对自由基具有卓越清除能力的天然抗氧化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与药品方面.随着茶多酚应用的开发,其分析方法也在不断地提高和完善.本文在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茶多酚含量的分析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概括介绍了国内外二十余年来用于测定茶多酚含量的光度法、色谱法、电化学法等化学分析测定方法,以期为今后茶多酚分析测定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茶多酚制备(工艺)过程中抗氧化条件的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性介质中添加无机抗氧化剂能明显抑制茶多酚氧化,其抗氧化效应序列MST>MSO4>Na2S2O3>KI。MST对人体无害且价廉,它的应用为茶多酚商品化开发提供诱人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