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23篇 |
免费 | 304篇 |
国内免费 | 104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28篇 |
丛书文集 | 99篇 |
教育与普及 | 47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2篇 |
现状及发展 | 10篇 |
综合类 | 282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5篇 |
2024年 | 55篇 |
2023年 | 77篇 |
2022年 | 110篇 |
2021年 | 83篇 |
2020年 | 88篇 |
2019年 | 46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51篇 |
2015年 | 87篇 |
2014年 | 137篇 |
2013年 | 131篇 |
2012年 | 159篇 |
2011年 | 167篇 |
2010年 | 192篇 |
2009年 | 209篇 |
2008年 | 236篇 |
2007年 | 188篇 |
2006年 | 146篇 |
2005年 | 153篇 |
2004年 | 128篇 |
2003年 | 87篇 |
2002年 | 85篇 |
2001年 | 56篇 |
2000年 | 62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39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利用智能终端的协作转发可以缓解海量传感器数据的承载压力。然而,由用户携带智能终端的非合作行为会使转发性能急剧下降。为此,提出了一种带有协作意愿感知的边缘协作中继机制,以提高中继选择的合理性和激励机制的有效性。通过分析用户对转发数据的兴趣度感知用户的主观协作意愿,并考虑用户能量和缓冲的影响,综合选择协作状态最佳的用户作为中继。为了进一步激励中继用户参与协作转发,提出了一种基于讨价还价博弈的激励机制,充分地激励中继用户的客观协作意愿。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机制与其他中继机制相比,转发成功率和平均吞吐量分别提高了至少19.4%、17.9%,平均传递时延降低了至少18.6%。 相似文献
3.
针对一般黑白漫画风格的非真实感渲染方法资源开销高和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游戏与动漫的黑白漫画风格非真实感实时渲染方法。设计特化光照模型,通过分析光照模型效果,设计主体突出的环境光项和灰度分级的漫反射项,合并光照模型各项,实现基于特化光照模型的场景预处理;提出屏幕空间三相边缘检测方法,将预处理得到的场景光照结果依次进行深度边缘检测、法线边缘检测、颜色边缘检测,合并边缘检测结果;对场景光照结果进行屏幕空间分区域渲染,依据光照结果灰度值大小,分别采用网点着色和线条着色方式处理,并采用插值方法处理着色交界;合并结果,依据光照模型结果灰度值设计分段函数,合并屏幕空间三相边缘检测结果与屏幕空间分区域渲染结果,得到最终渲染结果。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以较低的资源开销和较快的渲染速度实现黑白漫画风格非真实感渲染,在有限的资源下提高渲染的效果,具有显著的黑白漫画风格。 相似文献
4.
针对边缘计算下车联网中时延约束型计算任务的卸载执行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任务调度方法。在多边缘服务器场景下,构建软件定义网络辅助的车联网任务卸载系统,给出车辆计算卸载的任务调度模型;根据任务调度的特点,设计一种基于改进指针网络的调度方法,综合考虑任务调度和计算资源分配的复杂性,采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对指针网络进行训练;运用训练好的指针网络对车辆卸载任务进行调度。仿真结果表明:在边缘服务器计算资源相同的情况下,该方法在处理时延约束型计算任务的数量方面优于其他方法,有效提高了车联网任务卸载系统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5.
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 MEC)为5G超低时延业务提供了解决方案。如何设计低时延、高效率的任务卸载方案,是MEC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为此,针对端-边协同MEC服务场景,研究了大型计算任务的低时延、低能耗部分卸载方案,通过将用户任务划分为多个有顺序依赖关系的子任务并构建子任务的有向无环关系图,设计了能够最小化卸载时延的子任务调度方案,提出了基于任务复制的最早卸载执行算法,解决了能耗受限下的任务最小时延卸载计算。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MEC卸载方案能够有效减少任务处理时延,降低系统能耗。 相似文献
6.
针对太赫兹无线个域网络中跨个域网(personal area network, PAN)通信存在的常规信道时间分配时段(normal channel time allocation period, N-CTAP)部分常规节点数据传输受干扰影响节点通信的成功率等问题, 提出一种太赫兹网络的高效自适应报告方法(efficient adaptive reporting approach of terahertz network, EARA-T)。该方法将常规节点细分为正常节点和边缘节点, 在节点入网前及入网后将节点类型信息及时高效地报告给所在PAN的微微网控制器(piconet coordinator, PNC), 以便于PNC在时隙分配上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甚至消除网间干扰对数据传输的影响。通过使用OPNET软件进行仿真验证, 相较于FDP协议和FCP协议, 所提方法信息报告控制开销和时延的降低分别不少于14.1%和3.7%, 信息报告成功率提高了0.4%。 相似文献
7.
8.
为了满足车联网中车载任务所面临的服务迁移时间优化与边缘设备的资源负载优化需求,提出了一种面向车联网边缘计算的智能计算迁移方法(intelligent computing offloading method, ICOM).首先构建了车联网边缘计算系统资源模型、执行时间模型、边缘设备负载均衡模型;然后利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nt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NSGA-II)实现了对车载计算任务的迁移时间和边缘设备的负载均衡进行联合优化,从而为车载计算任务找到有效的计算迁移策略;最后根据多目标决策准则(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MCDM)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 TOPSIS)选择出最优的计算迁移策略.实验结果表明,ICOM方法能够使车载计算任务在期望时间内完成,同时也保证边缘设备的负载均衡. 相似文献
9.
海南西部干旱的地理边缘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热带的海南西部干旱问题突出,干旱已经成为当地发展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从地理边缘视角,根据历史资料研究海南西部的干旱特征与成因,为海南西部干旱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可丰富区域干旱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研究发现,海南西部干旱具有以10年为周期的波状变化,干旱程度由沿海向内陆递减;海南西部是海陆交错带与山地平原交错带,山地、平原、海洋三大系统在干旱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小波变换的边缘检测原理并采用B样条小波进行检测。实验仿真证明,利用小波变换提取的图像边缘效果明显优于sobel、prewitt、canny等传统的边缘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