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针对重庆水资源的安全利用,建立重庆水资源安全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5种不同情景,预测了2006—2030年重庆水资源安全在不同方案下发展状态;结果表明:保持现行发展模式不变,不加以任何改进,不利于重庆水资源的安全利用;仅通过节能减排或者降低工农业用水与中水回用都不能使水资源安全利用得到有效改善;只有加强环保力度,在治污减排的同时,改进工业工艺与产业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点源污染控制,才能有效提高重庆水资源安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运用长江经济带各省(直辖市)2009年和2014年的相关数据,从土地面积、城镇数目、总人口、城镇人口、人口密度等几方面分析长江经济带城镇体系发展现状;得出结论: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镇布局较多,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长江经济带东中西三大地带城镇体系发展差距较大,空间分布不均衡,运行成本较高;据此提出相关建议措施,改善长江经济带城镇体系不合理的现状,促进长江经济带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合理的城镇存量低效用地再开发模式,既能更好的节约土地资源,还能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分析城镇存量低效用地概念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市江北区总体规划对九大重点工程的功能定位,重点从商业服务、生态宜居、产业聚集和特色商城4个方面将九大重点工程划分为四大类型,提出"以优化商业服务为目标的优三模式"、"以打造生态宜居区为目标的双修模式"、"以实现产业集聚为目标的优二模式"和"以提供特色商城为目标的退二优三模式",对江北区九大重点工程的城镇存量低效用地进行再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维护三峡库区大宁河流域生态安全,对该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和生态安全格局进行研究.[方法]基于大宁河流域2000,2010和2020年共3期的土地覆被数据,综合分析研究区景观格局和土地覆被类型的时空演变;遴选生态阻力评价指标,利用ArcGIS建立综合生态阻力面,基于最小累积阻力(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模型、重力模型构建大宁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并提取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结果]1)流域景观格局呈现破碎度、连通度、蔓延度和均匀度均随时间变化不断降低的总趋势;2)流域内覆被类型以林地和耕地为主,耕地、草地的面积随时间变化而减少,林地、湿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的面积随时间变化增加;3)流域整体生态安全水平较高,以高、较高生态安全为主,两者所对应区域面积占比为64.3%,低和较低生态安全等级的区域面积占比为19.1%;4)共提取研究区一、二级潜在生态廊道20和23条,得到一、二级生态节点17和49个,结合研究区实际提出研究区"一线两核两区"的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框架及相应措施.[结论]研究区生态安全总体较好,但存在空间异质性较强特点,今后需要在总体优化框架下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整个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5.
罗彬  林孝松  罗军华  王敏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4):14011-14018
可达性分析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和地理学科领域,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可达性研究领域1990~2020年的研究动态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发文数量时序特征,从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方面进行共现分析并前沿突现进行阶段划分。结果表明:国内可达性研究可分为起步阶段(1990~2001年)、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2010年)、高速发展阶段(2010年~2018年)和成熟平稳阶段(2018年至今);国内可达性研究大致分为几个作者群,作者群之间的互引关系比较弱,学术交流比较薄弱,长此以往容易形成学术隔离和学术堡垒,不利于可达性的全面深入研究和可持续发展;发文机构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的学术联系和合作,有利于可达性研究的全面性和丰富性;通过半衰期指标的比较表明文献的质量和影响力与发文数量并无明显相关性;发文机构大都分布在江苏、上海、北京、武汉等大城市,说明大城市对可达性研究十分重视;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模型和方法运用于可达性的研究,涉及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方面面,研究可达性对于城市经济健康发展和城市合理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上结果分析可为国内可达性的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渝西低山丘陵乡村传统民居植物景观在重庆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对渝西传统民居庭院及周边常见的风水林、果园、茶园、农田和水系等植物景观进行了现场调研,并从"风水林的营造与保护、因地制宜以节约成本、最大化利用生态资源、适宜操作的生产方式"4个方面分析传统民居植物景观所折射出的生态智慧,可为乡村绿化规划及"美丽乡村"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肥胖率上升给公共健康带来严峻威胁,有效的体力活动能够降低肥胖、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是增进人群健康的重要途径;提高居民体力活动水平已经成为世界众多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建成环境是城市规划建设在空间上的反映,是影响居民体力活动和健康的重要载体,已有的研究表明,建成环境会对体力活动和肥胖情况产生重要影响;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选择成年上班群体为研究对象,假设建成环境变量会影响其交通体力活动和休闲体力活动,进而影响其肥胖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通勤距离、公共交通站点距居住地(工作地)的距离、最近体力活动场所距居住地(工作地)的距离、一周内去休闲体力活动场所的次数等建成环境变量与成年上班群体身体质量指数(BMI)之间存在显著联系;提出了强化成年上班群体体力活动,减少肥胖发生的建成环境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经济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对重庆市经济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开展研究为促进重庆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建议.[方法]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泰尔指数和空间 自相关等方法分析重庆市2009-2018年38个区县经济与环境耦合协调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耦合协调时空差异影响因素.[结果]1)重庆市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子系统综合得分整体均呈上升趋势,两个子系统得分时空变化不同步;2)各区县经济与环境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各区县耦合协调度最大值由2009年的0.38增长至2018年的0.52,2018年各区县耦合协调度均值较2009年上升26.9%,经济发展较快和生态环境基础较好区县耦合协调度较高;3)"一区两群"各区域间经济与环境耦合协调度差异波动减小,区域间泰尔指数减小66.7%,主城都市区内部差异增大,渝东北、渝东南城镇群内部差异减小,各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大于区域间差异;4)耦合协调度空间关联呈整体分散、局部集聚特征,耦合协调度全局Moran'I指数仅在2013年大于0且通过统计显著性检验;5)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县发展类型逐渐趋于"经济先行";6)经济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影响因素作用强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和市场化水平持续具有较强影响力,对应指标Q值在研究期内一半以上年份大于0.5,产业结构优化度、气温和降水对经济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力逐渐增大,对应指标Q值分别从2009年的0.215 9,0.126 6,0.191 6波动增长至2018年的0.588 0,0.361 7,0.505 5.[结论]重庆市经济与环境耦合协调总体处于失调水平,但耦合协调等级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今后应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强化经济发展,提升市场化水平,注重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进一步促进重庆市经济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Apriori算法的递归链接-剪枝概念上,设计了面向海洋异常事件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首先给出事件的相关概念与定义、事件的规则表达及评价指标.根据事件的定义和支持度阈值,生成事件频繁1-项集,并设计面向事件的链接-剪枝算法,实现频繁k-项集到(k+1)-项集的产生.根据事件强关联规则评价指标,提取海洋事件强关联规则.通过太平洋海洋异常事件的关联规则挖掘和典型异常事件间的关联规则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牟凤云  杨猛  陈婕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6):6658-6665
为应对自然灾害对交通运输系统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与环境破坏,本研究以山地面积占比96%的重庆巫山县为例,基于高分遥感应用技术,首先研究了公路自身损坏难易程度和区域抗灾能力,建立了路网密度、区域公路抗灾能力指数、公路耗能指数、土地利用抗灾指数等指标体系,并对区域抗灾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再者建立研究区自然灾害易损性模型,评价了研究自然灾害易损情况。最后从镇域尺度建立研究区公路易损模型,综合探讨了自然灾害对公路易损情况。结果表明:(1)区域公路抗灾力指数位于中层次及以下,巫山县内大多数的公路抗灾能力整体偏低。县内多数公路抗灾能力整体偏低,位于中层次及以下公路抗灾力能力区域约占70%。县内东部和南部土地利用抗灾能力指数较高,约有60%的镇级行政区土地利用抗灾能力处于低度以下。(2)山区公路自然灾害易损性模型结果显示,巫山县各乡镇主要为中度易损,多数公路处于中度易损区及极高损状态,整体上呈现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易损状况。县内共计9个乡镇呈高度易损状态,约占64%公路处于高度及以上易损状态。研究结果可为山区公路自然灾害防治、区域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