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7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技术研发进度不同于一般工程进度,不适合用数值精确表示。云理论是一种用于处理不确定性和含糊性知识的数学工具,可实现概念与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研发项目技术进度评估对于制订项目技术进度计划,进行进度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研发项目特点,以技术重要度为权重,提出基于云模型的技术进度评估方法,解决了技术进度评估模糊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微生物絮凝剂M-25的生产成本,以查氏母液为基础,采用替代碳源和氮源的方法,开发出了廉价的替代碳氮源:淀粉和尿素.使用该替代培养基的发酵液处理高岭土悬浊液,絮凝率高达99.5%,比查氏培养基提高2.5%, 培养基成本降低近60%.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聚丙烯腈在强碱条件下的水解过程。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导测定、DSC方法分析产物结构和水解条件的影响,发现了氰基转化的规律;此外,利用元素分析的结果,推算出了聚丙烯腈水解时水解度与时间的关系。并用旋转式粘度计跟踪测定了反应体系的粘度变化,考察了反应时间、碱用量、投料浓度及水解温度对水解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生物絮凝强化一级处理城市污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城市污水生物絮凝强化一级处理的基础上,通过投加高效微生物凝剂产生强化生物絮凝作用,以提高强化一级处理出水水质,首先采用静态正交实验确定强化一级处理工艺的优化运行参数,然后通过两个动态实验(普通工艺和投菌工艺)的对比,证实了投加高效絮凝剂产生菌M-25能促进天然絮凝物质的产生,强化生物絮凝吸附作用,使污水COD,SCOD和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3.7%,35.2%和74.2%,比普通工艺分别提高9.2%,7.2%和12.6%,有利于减少城市污水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减轻对自然水体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应用超声提取、固相萃取(SPE)、薄层色谱(TLC)技术,成功提取、分离了海水悬浮颗粒物中的色素类化合物,并对叶绿素a(Chl a)的碳同位素进行了测定,建立了海水悬浮颗粒物中叶绿素组分的TLC分离及稳定碳同位素测定方法.测定了长江口外冲淡水区颗粒有机碳(POC)和Chl a中的碳同位素.发现悬浮颗粒物中Chl a的δ13C介于-28.17‰~-32.29‰之间,平均值-29.75‰;POC的δ13C介于-17.92‰~-23.19‰之间,平均值-20.67‰,Chl a比POC的δ13C偏负9.08‰.表层Chl a的δ13C值由北向南逐渐偏负,由近岸向开阔海域逐渐偏正.  相似文献   
6.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防控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建平 《科技信息》2010,(19):366-366,371
本文主要阐述了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析和研究了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如何做好质量防控,保证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7.
宫晓梅  曹建平 《科技信息》2013,(11):272-272,300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业务协同越来越被重视,将原本孤立、分散的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整合在一起,建立面向办公、管理需要的信息门户和协同办公平台,实现内部信息共享、协同办公及管理决策支持,成为企业或政府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当务之急。本文介绍了一类业务协同平台设计方案,该方案研究对企业或政府搭建业务协同平台具有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曹建平 《科学世界》2004,(10):92-93
许多习以为常的实验看起来很“正常”.但如果仔细分析,还是会发现很多漏洞。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重复别人的实验。看看能发现什么问题。教科书中也有些不严谨的科学实验,你能改进它们吗?  相似文献   
9.
钩端螺旋体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预测与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号钩端螺旋体是一种致病菌, 能够引起人畜共患病. 该细菌全基因组序列测序的完成, 为从全蛋白质组学的角度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提供了基础. 本研究通过整合4种计算方法(基因融合法、基因邻居法、系统发生谱法和操纵子法)来预测钩端螺旋体赖株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对运动和趋化系统、信号传导系统、脂多糖生物合成以及黏附、侵袭等有关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 除此以外, 根据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网络以及功能分类, 预测了203个未知蛋白质可能的功能. 这不仅为进一步研究钩端螺旋体赖株的致病机制提供了一个资料, 也为在基因组范围内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微生物提供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10.
为考察适用于污水处理领域中痕量磷化氢分析方法的可靠性,笔者阐述目前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并通过试验对比研究检测自由态磷化氢气体常用的3种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化学吸收法检出限偏高,其中酸、碱吸收法检出限分别达到28.3 ng、706.7 ng,二次冷肼富集-气相色谱法(二次冷肼-GC法)精密性、准确性最优,检出限低至7.06×10-3pg.在对实际样品气的测试中,碱吸收法均呈未检出状态,表明该法不适用于痕量磷化氢的测定.就平行性而言,酸吸收法明显劣于二次冷肼-GC法,2种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5%~21%、4%~9%.因此,可以认为相比2种化学吸收法,二次冷肼-GC法更适合实际应用于污水处理过程中痕量磷化氢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