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9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89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文章对化学领域20个国际主要科研机构论文数据中的三种“共现”现象——机构-机构、机构-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共现”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挖掘科研机构之间实质的、潜在的合作网络及其共同关注的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52.
Ni/α-Al2O3催化剂上甲烷水蒸气重整本征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消除扩散影响的条件下,在装填工业Ni/α-Al2O3催化剂的微分反应器内进行了甲烷水蒸气重整的本征动力学研究。实验证明在低产物浓度时H2, CO和CO2为主要产物,且两者的生成速率均与CH4分压成正比,同时CO的生成速率与CO2分压成正比关系,而CO2的生成速率与H2O分压成正比关系。考虑了5种可能的模型推导了本征动力学方程,通过参数估计和模型比较确定了比较满意的甲烷水蒸气重整本征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53.
研究了氧化活性炭对Cd(Ⅱ)离子的吸附以及多种表面活性剂对吸附量的影响.发现氧化活性炭对Cd(Ⅱ)离子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外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显著提高Cd(Ⅱ)的吸附量,而外加阳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则降低Cd(Ⅱ)的吸附量,并提出了活性炭吸附Cd(Ⅱ)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54.
颗粒绕流问题中几何形体效应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方法,针对球体、正六棱柱、正四面体、圆柱体和环轮体等不同几何形体颗粒,在雷诺数为10~400条件下研究了颗粒绕流问题中的几何形体效应。基于模拟结果,考察了传统非球形颗粒几何表征方法的不足;据此定义一个新的表征形体效应的参数,并在大量模拟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关联出以上四种非球形颗粒曳力因数计算公式,改进后的曳力因数计算精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55.
有限群的可解性是有限群论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在可解群的研究中,有限群的极大子群在群论的研究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赋于极大子群若干条件,研究其对有限群本身的结构的影响,这是长期以来令人感兴趣的课题.尝试在小范围F2(G)和Fod(G)中的极大子群附加上一些条件,来研究有限群的可解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6.
交换环上的极大性内射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设R是交换环,■表示R的极大理想生成的乘法系,M是R-模.若对R的任何极大理想m,有ExtR1(R/m,M)=0,则M称为极大性内射模.若R自身为极大性内射模,则R称自极大性内射环.若对J∈■,x∈M,由Jx=0能推出x=0,则M称为■-无挠模.证明了在Dedekind整环上,M是极大性内射模当且仅当M是内射模.指出若R的极大理想都是有限生成的,则每个■-无挠模存在极大性内射包络.还证明了若R是■-无挠的自极大性内射模,则自反模是极大性内射模,且非极大素理想都是极大性内射模;若还有R的每个极大理想是有限生成的,则自由模与投射模是极大性内射模.最后,证明了在MFG整环上,平坦模是极大性内射模.  相似文献   
57.
摘要:设G是一个有限非交换群,ГG是G的一个交换图,这个交换图TG的顶点集为群G的所有元素,TG的两个不同顶点x和y是相连的当且仅当xy=yx.该文研究了交换图的一些性质,具体介绍了几个交换图同构的例子.  相似文献   
58.
证明了,设 P是群G的Sylow 2-子群,若 P的极大子群都在G中次正规嵌入,则 G可解;若群 G的Sylow 2-子群的循环子群均在G中次正规嵌入,则G可解;设M为群G的幂零极大子群或M为群G的内2-幂零极大子群,若 M的Sylow 2-子群的极大子群都在G中次正规嵌入,则G可解。  相似文献   
59.
[目的/意义]科研人员群体的性别平衡和多样性有利于提升创新能力,这已成为全球科研界的共识。了解中国男性和女性科研人员的学术表现,一方面可弥补中国大规模科研群体性别差异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可为后续制定性别平衡政策提供定量数据支持。[方法/过程]以16万余名中国科研人员为样本,从学术影响、科研角色和基金资助等维度揭示中国科研领域的性别差异。[结果/结论]与全球多数国家相同,中国男性科研人员在科研产出、国际合作和基金资助等方面表现优于女性。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表现优于其他领域,尤其是在神经科学和药理学领域,其学术影响力与男性大体相当。在承担科研角色方面,男性更倾向于担任主导角色,女性更多担任执行角色。此外,研究还揭示了在基金申请和职位晋升中存在显著的“泄漏的管道”现象,即女性申请基金的数量随着基金项目申请难度提高而下降,晋级难度随职称等级提高而加大。  相似文献   
60.
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从学生数学学习的角度出发,根据初、高中数学学习的不同点,重点从学生的学习方法出发研究初、高中数学学习衔接的问题所在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