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1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2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51.
盐湖蕴藏有许多重要化学成分,是多种盐类的重要来源。研究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盐湖的形成演化及成矿规律,可为盐湖资源评价及合理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文章简要概述了中国盐湖地球化学的起源及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矿物地球化学和盐类包裹体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应用及进展,并提出了今后中国盐湖地球化学的发展方向,对研究盐类矿产成矿规律、盐湖资源潜力评价、古气候重建及盐湖生态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2.
在末次冰期到全新世的过渡时期,全球气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几乎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因此,这一时期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是考古学研究的热点。云南省是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最为丰富的地区,但这里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数量相对较少,对云南省旧石器-新石器时代过渡期的旧气候研究也很少。植硅体是一种可长期保存的植物微体化石,是研究考古遗址古气候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的娜咪囡遗址为研究对象,利用植硅体重建了各考古地层的气候,并探讨可能的古人类活动。结果表明,娜咪囡遗址经历了一个升温、冷却再变暖的过程,这与云南其他地区的古气候研究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3.
东营凹陷沙三下—沙四上亚段泥页岩岩相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岩心及其分析化验资料,从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有机质丰度等方面划分泥页岩岩相类型;从古气候、古物源、古水深、古盐度和古水体的氧化还原性5个方面分析古环境,建立环境指标分级量化标准。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沙三下亚段沉积环境特征具有气候由干燥—半干燥—半潮湿,水体由半深水到深水、从强还原性逐渐到还原性、盐度从盐水到咸水到半咸水,物源从较少到较多的规律变化,共划分了6个环境组合;并建立了沉积环境与泥页岩岩相之间的关系,即有机质丰度主要受盐度控制,盐水区为含有机质的岩相,咸水区和半咸水区为富有机质的岩相;结构主要受气候和水深控制,气候干燥—半干燥、半深水环境发育纹层状的岩相,气候半潮湿、深水环境发育层状的岩相;岩性主要受气候和物源控制,气候干燥、物源少的环境发育泥质灰(云)岩和灰(云)岩的岩相,气候半潮湿、物源较多的环境发育灰质泥岩的岩相。  相似文献   
54.
末次间冰期5e亚阶段夏季风快速变化的环境岩石磁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末次间冰期古土壤和黄土百年-千年尺度系统的环境岩石磁学研究表明,亚洲夏季风在相当深海氧同位素5e亚阶段曾有过急剧的波动,表现为3峰2谷,峰谷延续时间约为1 ̄2ka,其中中央年龄在约120.5ka的谷4最醒目,指示夏季风的减弱几乎达到冰期的水平,反映夏季风在末次间冰期中呈不稳定性变化。  相似文献   
55.
第四纪初气候转寒事件的化石稳定碳同位素证据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邓涛  ()薛祥煦  ()董军社 《科学通报》1998,43(17):1897-1900
研究了甘肃庆阳巴家嘴动物群以马科为主的有蹄类化石,根据牙齿釉质与动物取食草类之间的碳同位素富集关系,恢复了当地该地区草本植物中C3和C4类型所占的比例,表明以C3植物为主。C3草本植物适应于冷湿的气候,分析结果显示巴家嘴动物群生活的时期正处于冰期开始和夏季风退缩的临床状态,是第四纪初全球气候转寒事件的反映。  相似文献   
56.
南海北部滨珊瑚高分辨率Mg/Ca温度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技术探讨南海北部近岸海域滨珊瑚的高精度高分辨率Mg/Ca比值随表层海水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1982-1993年ElNino现象发生期间。  相似文献   
57.
通过对辽南滨海地区第四纪黄土沉积物的磁化率测量和分析,发现该区马兰黄土的磁化率值不高,反映了该区晚更新世受末次冰期影响,气候条件干冷,黄土粉尘沉积速率快,成壤作用微弱;时间更早的离石黄土磁化率值偏高,反映其成土环境较为温暖潮湿,黄土粉尘堆积速率慢,成壤作用好。磁化率曲线的波动变化反映了古气候发生多次旋回变化;黄土-古土壤序列很好的指示了干冷、暖湿气候的交替,也对应了冬季风、夏季风的交替变化。根据磁化率值对古气温和古降水量的回归计算得到古气温应介于5.85℃~13.0℃(+1.5℃),古降水量介于403.22mm~735mm,其标准都低于当今水平。反演辽南滨海地区中、晚更新世时期的黄土沉积环境是比较干冷的,并且经历了多次的小规模的干冷、暖湿交替变化。  相似文献   
58.
在丰富的AMS14C测年数据基础上,对长江三峡库区中坝遗址哺乳动物鹿、猪、牛骨骼化石的骨胶原C,N同位素进行分析,恢复中坝遗址过去哺乳动物的食性特征、古气候、古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骨骼保存较好,骨胶原流失对C,N稳定同位素的成分没有影响.鹿骨胶原δ13C,δ15N均值分别为–23.1‰和4.7‰,说明鹿生活在密闭的生境中,以树叶和灌木为食;牛骨胶原δ13C,δ15N均值分别为–19.6‰和5.2‰,说明牛生活在开阔的生境中,以草本植物为食.C同位素分析显示鹿和牛都以C3植物为食物,表明鹿和牛生存于同一个生态系统中;但t检验显示鹿骨胶原δ13C,δ15N值比牛的都要小,这表明鹿和牛的生境不一样;牛和鹿的δ13C,δ15N值还存在部分重叠,说明草食性的牛和鹿之间还存在一定的食物竞争.猪骨胶原δ13C,δ15N分别为–17.1‰和5.5‰,t检验显示猪骨胶原δ13C,δ15N值比牛和鹿的都要大,表明猪的营养级比牛和鹿的要高.猪的δ13C值范围很大,说明当时已经有家养猪的贸易.t检验显示不同时期遗址地层草食性动物鹿骨胶原δ13C值之间不存在差异,鹿骨胶原δ15N值之间也不存在差异.表明2200~4200aBP期间,中坝地区气候和生态环境没有出现较大的波动,这是中坝遗址地层比较完整的原因.在该地区能代表鹿、猪、牛δ13C值均值的最小样本数分别是8,73,16,而能代表鹿、猪、牛δ15N均值的最小样本数分别是4,5,6.  相似文献   
59.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Loss-on-Ignition (LOI), carbonate content and sediment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reconstructs the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of the Gahai Lake area since the late Last Deglacial Period.The results cover the late Last Deglacial Period and the Holocene.The climate was very unstable and rather arid during the late Last Deglacial Period.The Holocen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the early Holocene (11360-8240 cal aB.P.), which was dry but unstable and featured rising tem-peratttres, the mid-Holocene (8240-3200 cal aB.P.), which was warm and wet and the late Holocene (since 3200 cal aBP), which was cold and dry.Results also show a warm-wet event around 1500 cal aB.P.  相似文献   
60.
在野外地质调查中,发现川西北绵竹汉旺剖面上三叠统马鞍塘组与小塘子组间存在平行不整合面。该不整合面以马鞍塘组鲕粒灰岩与小塘子组钙质岩屑石英细砂岩的岩性突变为特征,风化壳层中含透镜状褐色铁质层、黑色炭质层,鲕粒灰岩顶部见凹凸不平的淋滤侵蚀界面,侵蚀界面之上充填泥岩、粉砂岩角砾。结合构造活动背景、全球海平面变化和该区相对海平面变化资料,认为晚三叠世卡尼末期到诺利早期为龙门山北段岩性变化(鲕粒灰岩到陆源碎屑岩)和局部构造隆升的关键时期。晚三叠世也是气候较为复杂多变的时期。通过对沉积剖面岩性分析,认为晚三叠世早、中期经历了由干旱—潮湿—干旱的气候变化过程,这一过程与超级季风背景下全球气候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