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1篇
系统科学   52篇
丛书文集   122篇
教育与普及   37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173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土地利用变化关系到区域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依据山东省南四湖流域2000-2012年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及相关社会经济资料,全面分析了山东省南四湖流域13年间土地资源利用的结构变化、数量变化以及空间变化,以揭示山东省南四湖流域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为土地资源科学管理、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
地形是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形成的基础.本文以杭州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对多时相TM/ETM+影像进行分类得到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利用研究区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和DEM数据,分别分析了高程、坡度和坡向三种地形因子与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关系,研究了各土地利用类型在高程和坡度联合影响下的分布指数特征,确定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高程—坡度优势分布组合以及优势分布区域.此外,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在各地形因子级别下的数量和结构差异量,提取了各级地形因子下的主导土地利用方式,通过分析发现一些类型的分布特征导致了相应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3.
以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按照养分消纳平衡原则,在区域种植业配置确定的基础上进行养殖业数量配置;以GIS为主要技术手段,结合发展养殖的限制条件和适宜性评价进行养殖业空间配置优化.同时设计和开发相应的软件系统,实现养殖业数量和空间配置优化功能,并以河北顺平腰山-高于铺镇土地整治项目区为研究区进行案例应用.研究结果可为发展现代农业,合理配置养殖业并减少养殖业污染,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4.
利用WRF/UCM模式对珠江三角洲2008年秋季一次大气污染过程的气象场特征进行模拟。在模式中针对下垫面类型数据和人为热通量来设置敏感性试验以探讨城市化对大气边界层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发展(包括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以及人为热通量的加入和增加)均能增强城市热岛效应和干岛效应,使夜间地面逆温现象更加显著,地面污染物容易积累;地表粗糙度的增加使风速减小,城市化使热岛环流增强,污染物难以扩散,这也是造成空气污染事件的原因;同时城市的发展能抬升白天和夜晚的大气边界层高度。  相似文献   
45.
针对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的实际业务需求,提出一种土地利用变化快速检测方法,即基于同一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图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叠加分析,通过土地利用现状图图斑边界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分割,并对分割单元的像素灰度值进行统计分析,以此判断图斑内对应的土地利用是否发生变化,从而提取影像发生变化区域范围。以某城市局部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为例,通过对该区域2013年高精度遥感影像与2012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分析,对938个图斑进行土地利用变化检测,发现变化图斑12个。其中,8个为实际发生变化图斑,4个为错判,无漏判。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实现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的检测和提取,并适用于识别提取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林用地的情况。  相似文献   
46.
河流水质与土地利用及河道结构特征关系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河道两侧土地利用和河道结构特征对河流水质的影响,以瓯江丽水段为研究对象,在半径依次为100、200、…、900 m,共9个观测尺度上,运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了土地利用方式和河道结构特征对几种水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个水质指标沿河段的空间变化程度不同,悬浮物和硝态氮的浓度变化较小,其余指标变幅均较大。河道两侧的土地利用方式和河道结构特征对于水质表现出不同的解释能力和作用强度,河道两侧土地利用方式中,农田对悬浮物和正磷酸盐、聚落用地和林地对总磷等有相对较高的方差贡献率,而河道结构特征中,滩地对总氮和氨氮、采砂坑对硝态氮和氨氮的解释能力较高。  相似文献   
47.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是仅次于化石能源消耗的第二大碳排放源。1979年以来,中国旅游业保持高速增长,旅游发展所需的交通、住宿、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导致显著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为测算旅游业发展驱动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对旅游景区植被碳库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多次田野调查重建了景区尺度的土地利用格局,利用土地转移矩阵明确了景区土地利用动态演变路径,结合研究区植被碳密度计算了2004-2010年景区植被碳库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业的发展导致景区土地利用格局显著变化。在研究期内草地是景区主要植被,但随着旅游的发展,草地与灌丛、林地等用地之间不断相互转换。尽管有约 52ha土地用于旅游住宿、基础设施及休闲活动设施,但景区内植被碳库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442.4Mg,这主要是因为景区为提高旅游环境质量而进行的植被保护措施。这表明旅游业可以通过良好的景观营造等土地管理措施,增加景区碳汇,用以“中和”旅游业能源消耗引起的碳排放。
  相似文献   
48.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景观格局的影响有助于合理调控土地利用方式。以大宁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Arcgis9.3和Fragstats 3.3分析了大宁河1988—2010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格局演变,系统分析了不同坡度、不同高程、不同岩性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1988—2010年间大宁河土地利用变化较为显著,以旱地面积的增加和灌木林的减少及建设用地的增加为显著特点,集中体现在低高程(小于800m)、低坡度(小于25°)下的泥岩砂岩地区;2)大宁河流域景观多样性指数上升,景观格局较为破碎;3)大宁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了景观格局,与人类的干扰程度有关。最后,提出在不同坡度、高程及不同岩性区采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以降低景观格局变化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49.
以安徽省芜湖市四区(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三山区)为研究区,利用1994年Landsat-5的TM影像、2006年和2014年Landsat-7的ETM+影像解译结果,获取芜湖市四区三期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图,并基于ENVI图像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芜湖市四区1994—2014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做定量分析研究,分析各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探讨各类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0.
以3期遥感影像资料为基础,结合高程、坡度、坡向、气温、降水、河网、道路和人口8个因子层,对汉江源未来土地利用状况进行预测。通过预测结果预知未来土地利用格局及生态环境状况,达到警示作用,并可根据预测状况调整近期的土地利用、开发规划相关政策和方案,最终使得现行的土地利用符合未来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