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6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31.
目的观察荔枝草鲜汁对大鼠实验性烫伤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背部脱毛后浸入85℃恒温水浴中15s,使之造成深Ⅱ度烫伤,烫伤部位外涂不同浓度的荔枝草鲜汁,同时设烧伤灵阳性对照,每隔5d用透明胶片描绘烫伤面积,以透明胶片重量为指标比较各组烫伤面积大小以及各时段的愈合情况,连续25d。结果荔枝草鲜汁高剂量组在烫伤后第5d开始、中剂量组在烫伤后第10d开始的皮肤烫伤面积的胶片重量明显轻于模型对照组(P〈0.05);病理切片结果显示荔枝草各剂量组愈合程度明显好于模型对照组。结论荔枝草鲜汁对大鼠实验性烫伤模型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2.
对从健康果树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有较强的抑制荔枝病原菌活性的菌株(ON-6)进行鉴定,以荔枝霜疫霉和荔枝炭疽菌作为指示菌,对该菌株的拮抗能力进行测定,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菌株ON-6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无菌发酵液对荔枝霜疫霉菌、炭疽菌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  相似文献   
33.
疣荔枝螺消化系统甲硫氨酸脑啡肽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SABC法)对疣荔枝螺消化系统各器官中甲硫氨酸脑啡肽(met—Enk)进行了定位研究,疣荔枝螺的吻、唾液腺、食道、食道腺、胃、小肠、肝脏、直肠中均有met—Enk存在.其巾唾液腺、肝脏呈met—Enk强阳性,吻、食道、食道腺、胃、小肠、直肠呈met-Enk阳性.在各器官的不同组织中met—Enk阳性义有不同:腺体和消化道的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呈强阳性,消化道的肌肉组织呈阳性或弱阳性.met—Enk在消化系统各器官及不同组织中的分布密度不同可能与各部位功能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34.
荔枝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荔枝主要品种的叶片和成熟果果皮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荔枝品种间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性;同一品种的荔枝果树,在不同季节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主要酶谱表达相同,在同一季节的果树老叶与新梢嫩叶、果实果皮与成熟叶片中,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表达一致.  相似文献   
35.
叉角厉蝽对绿额翠尺娥幼虫的捕食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叉角厉蝽捕食荔枝绿额翠尺蛾幼虫,。并以叉角厉蝽捕食荔枝绿额翠尺蛾幼虫对象,研究了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猪物的虫龄等级捕食作用,结果表明:其功能反应可用Holling捕食Ⅱ型模型拟合,随着捕食空间的增大,捕食效应随之减弱。  相似文献   
36.
在田间和室内一定的空间内挂卵卡 ,各种密度的卵卡数量不同 ,但每种密度的总卵粒数相同。研究平腹小蜂的寄生效应 ,结果表明 :平腹小蜂的寄生效应与卵粒数无显著相关 ,对寄主卵的寄生是随机行为  相似文献   
37.
“钦州红荔”新株系形态及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广西钦州市钦北区新棠镇进行田间试验,观测“钦州红荔”株系和“黑叶”、“香荔”等品种单株的植株形态和果实性状表现,采集营养梢老熟叶片进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钦州红荔”植株形态和果实性状保留有“黑叶”和“香荔”品种单株的一些特性,该株系早结丰产,果形特大,果皮鲜红色、品质优。叶片POD同工酶分析,它们具有相似遗传基础、迁移率为0.33和0.54的2条特征酶带,初步鉴定认为“钦  相似文献   
38.
39.
40.
从荔蝽Tessaratoma papillosa)危害荔枝(Litchi chinensis)各期果实的解剖,探索口针刺穿果实的途径及抗逆结构与落果的关系。幼果期口针从果皮突顶部→辐射状细胞;或果柄皮层→中柱内而导致落果。中果期口针从果皮突石细胞层网的网眼薄壁细胞→辐射状细胞,果皮产生褐色斑点;或果柄皮层和中柱鞘薄壁细胞→韧皮部→形成层,被刺组织发生裂缝而落果。后果期口针从锥状果皮突间的薄壁细胞→疏松组织,果皮出现裂口;在果柄从皮孔→皮层石细胞或中柱鞘厚壁组织而被阻,落果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