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与普及   4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0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青年颈椎病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颈椎病为中老年人的多发病,但在我院自1984年7月至1987年12月止的355份颈椎病病例中,年龄在30周岁以下者竟有43例,比率高达12.11%.由于医师、患者均对青年罹患颈椎病之可能缺乏认识,其中13例(30.23%)曾被误诊,29例(67.44%)患者自恃年青,拖延到症状出现,1—9年以后才来就医.本文所强调的是对颈椎病的注意力不应仅限于中老年人,无论是临床或基础研究,都应将视野扩展到青年领域中去.并对青年颈椎病的临床表现、病因、发病机理及治疗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2.
报道我院教职员患颈椎病96例,并分析了其X线表现和临床分型。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手法整复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用针刀配合手法整复治疗;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入葡萄糖中静脉滴注,同时口服西比灵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仅全血粘度低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针刀配合手法整复在改善椎动脉颈颈椎病患者的血液循环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4.
目的报告针刀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6例的临床疗效.方法1.镇痛液局部阻滞;2.针刀松解术;3.手法弹压.结果治愈34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结论针刀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25.
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临床表现以眩晕为主,伴见耳鸣、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我科自1997年9月~1999年8月,采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57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系我科住院患者,均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1]。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46~72岁,平均54-5岁;治疗前病程2个月~6年。对照组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44~69岁,平均57-2岁;治疗前病程…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观察探讨综合康复治疗我院退役运动员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将退役运动员中临床确诊的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颈椎牵引联合温热式低周波疗法,选择适当牵引角度及重量间歇牵引,设定治疗时间疗程,后配以温热式低周波治疗;对照组给与牵引方法疗程同前的单纯颈椎牵引治疗;结果 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颈椎病均有疗效,其中对治疗组有显著疗效,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椎牵引联合温热式低周波的综合康复治疗优于单纯颈椎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27.
观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椎板门轴侧断裂伴移位的处理方式及对术后疗效产生的影响。2013年05月~2018年9月有319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我院接受单开门椎管成形钛板固定术治疗,其中有63例患者术中发生门轴断裂伴椎板移位,根据处理方式将其分为两组:重建组(35例),对椎板进行叠瓦状重建及钛板固定治疗;切除组(28例),将断裂并移位的椎板切除。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相关指标,观察患者神经功能(JOA评分)、颈椎曲度指数(CCI)、颈后肌群横截面积变化及轴性症状的发生情况。在手术时间及术出血量上,两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的颈后肌群横截面积较术前均有明显减小(P<0.05),但重建组横截面积减小程度明显低于切除组(P<0.05)。重建组术后CCI获得较好维持(P>0.05),切除组的CCI较术前出现明显丢失(P<0.05);至末次随访时,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JOA评分均有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重建组有8.6%的患者出现轴性症状(3/35),切除组为21.3%(6/28),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经CT扫描发现,重建组术后3个月时有81.6%(31/38)的节段门轴获得骨性融合,术后6个月时有94.7%(36/38)的节段获得骨性融合。以上结果表明,对门轴断裂伴椎板移位的患者,采用叠瓦状椎板重建联合钛板固定及切除椎板均不会影响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但椎板重建更有利于颈椎曲度的维持并减轻颈后肌群的萎缩,从而降低轴性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广东地区部分学术期刊编辑的颈椎病发生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病影响因素与颈椎病的相关性,对学术期刊编辑颈椎病的预防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9.
张戎 《科技信息》2009,(34):314-314
目的:探讨颈椎病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患者的护理,总结经验,促进康复。方法:对2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手术前必要的技术指导及训练,落实心理护理,术后给予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切口渗血情况及四肢感觉、运动情况。结果:20例患者术后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颈椎病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是治疗颈椎病有效方法之一,但因手术复杂、难度大、风险高、认真做好术前准备,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术后完善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顺利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30.
观察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重建伸肌附着点及保留C7棘突开槽式减压在治疗脊髓性颈椎病的临床疗效。2017年01月~2018年07月有81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我院接受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其中70例获得完整临床随访。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单开门术中采用伸肌附着点重建和保留C7棘突开槽式减压治疗;对照组(33例),行常规单开门椎管成形钛板固定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观察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颈椎曲度指数(cervical curvature index,CCI)改变、颈后肌群横截面积变化及轴性症状(axial symptoms,AS)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椎板开门角度及脊髓漂移距离上,两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较术前有显著升高(P<0.05),两组在神经功能恢复率上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CCI及颈后肌群横截面积上与术前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的上述数值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观察组轴性症状发生率为8.1%(3/37),对照组为21.2%(7/33),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在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中,重建伸肌附着点及保留C7棘突开槽式减压会增加手术时间,但术式的改进可以更好的维持颈椎曲度,减轻颈后肌群萎缩并降低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