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9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前国内学术界的一些研究者对柏拉图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阐释值得商榷.有些学者认为,柏拉图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奠定在比较科学的哲学基础之上,价值取向上是为社会服务的.简单地把马克思和柏拉图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等同起来.其实二者在其理论出发点、内涵及实现途径上具有显著差异,不能简单等同.  相似文献   
22.
柏拉图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在其所著的《理想国》一书中他提出了许多有关政治、教育、宗教、道德等思想和理念,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其中他在第八卷关于《理想国》的四种制度的对话中,反映出的主张绝对民主是不现实和不科学的,但其中一些积极的教育理念,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23.
柏拉图构建的理想国中,以保卫城邦为职业的城邦卫士的工作尤其重要。具有良好品质的好卫士,既是护卫理想城邦所必需,也是培养和造就未来的统治者哲学王的基础。柏拉图认为培养一个好卫士的必由之途是教育,他提出了实施音乐教育和体育教育,以达到内外双修的教育目的,造就美善兼备的理想卫士。柏拉图注重"立人"的教育理念和人才观,对于我们今天仍存在诸多问题的教育事业,有着深刻的启迪和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4.
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这里有四个小故事彰显了他非同寻常的思维方式,不妨一读,颇有意味。一、质疑思维苏格拉底在课堂上拿出一个苹果,让学生们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举手回答说:"我闻到了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学生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仔细闻一闻,空气中  相似文献   
25.
假装的艺术     
俗话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像我这种天命已过耳顺尚远的不老不少之徒,既可以看《水浒》,又可以读《三国》;也可以顺应潮流,什么也不看。人的定义有多种,如:“人者,无羽毛之两足动物也”(柏拉图);“人是不渴而饮,四季有性欲的动物”(博马舍);“人类是不拘日夜,不问寒暑,发出声音的动物”(钱钟书)。如果说,人是会阅读的动物,  相似文献   
26.
柏拉图在《伊安》、《理想国》等篇章中审视了诗人及其诗歌创作现状,从他的道德主义原则出发对诗人进行了严厉批评,要把诗歌驱出城邦以正视听;同时他又认可诗歌通灵的能力和诗性语言的魔力,希望诗歌以某种方式介入哲学领域,为城邦建设发挥潜力。柏拉图诗学思想中的矛盾是他的政治理想和他的诗人天性的矛盾,艺术与真理合一的构想和实践又体现了柏拉图作为诗化哲学理想先驱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27.
陈瑶 《甘肃科技》2009,25(7):173-174
柏拉图以相说为核心的主体性思想不仅确立了知识的确定性问题,而且使人的思维方式完成了从“生长论”到“制作论”的发展。当时希腊的城邦社会是柏拉图主体性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也是柏拉图试图用主体性思想加以重塑的领地。柏拉图的主体性思想最终没能逃脱本体论的时代氛围,从而造成了对人的主体性既提倡又抑制的双重困境。  相似文献   
28.
人类社会发展的近百年,是进步最迅猛也是问题最多的时期。许多问题,追根究底,都涉及到技术与人类的关系。尽管人们对于技术的看法各种各样,但是大致可以归纳为两大类的观点。一类是技术乐观论,许多先哲和未来学家大抵持有这种观点,远到古希腊的柏拉图和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弗朗西斯.培根,如果说柏拉图对技术还心存疑虑,那么培根则不然,他不仅高呼"知识就是力量",  相似文献   
29.
远古时期,在大西洋中有个大西洲,经济文化相当发达。可在1万多年前的某一天,大祸突然降临在大西洲,它在一夜之间沉入了大西洋底,神秘消失得杳无影踪。  相似文献   
30.
刘怡 《世界博览》2009,(15):18-19
文艺复兴前一二百年,欧洲流行过一种叫作“卡巴拉”(Kabbalah.希伯莱文义为“接受”)的神秘主义哲学。卡巴拉主义以毕达哥拉斯数学、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和希伯莱文《圣经》为支柱,试图解释地上王国的前景。其中最有名的命题,则是源自《旧约诗篇约伯记》的利维坦传说。按照这种说法,整个世界历史乃是巨大的海兽和维坦(Leviathan,雌性)与同样巨大的陆上怪兽波希墨特(Behemoth,雄性)之间的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