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9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秦彩霞 《科技信息》2012,(35):178-178,249
柏拉图的《理想国》就是一部“正义论”。柏拉图从批判经验的具体正义入手,引出了国家的正义概念。他提出正义就是国家中每一阶层人尽其才、各司其职、互不逾越。本文同时从和谐社会、反腐倡廉和依法治国等角度论述了柏拉图在现实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2.
数学哲学经过长期的演化,形成了罗素的逻辑主义、希尔伯特的形式主义、布劳威尔的直觉主义、欧内斯特的社会建构主义等流派。在数学哲学中,一个不容忽略的哲学家就是维特根斯坦。他的后期数学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维特根斯坦反对数学柏拉图主义,认为数学仅仅是基于生活形式上的约定,是公共性质的。数学计算只不过是语言游戏活动,而语言游戏之所以能进行下去,是因为它是基于生活形式的一致性,这显然脱离不了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在近代中西思想汇通的过程中,孔子"正名说"像一个孔道,以柏拉图主义为核心的西方思想借助着这一孔道深入地浸入中国思想中。在此情况下,柏拉图主义的孔子正名论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影响非常深远。但是,柏拉图主义的解释也遗传性地带来了西方思想的毛病,亦即不能完全解决知行合一的问题。所以,对孔子正名思想研究来说,超越柏拉图主义是一个迫切的任务。为此,彻底抛弃感性与理性二分的柏拉图主义的义理结构,回到儒家式的名实相依的义理结构去,才是一条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84.
时代的困顿总会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总会让伟大的思想家名垂青史。基于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希腊社会的动荡以及传统的伦理、信仰和社会政治制度的重创,柏拉图从道德落实和制度保障出发,设计整套的治国方案,给后世的政治法律思想和当下的道德与法治建设、政治的稳定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85.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模仿论的基础上对古希腊的史诗和戏剧做了分析,从而建立了各自的诗剧理论。柏拉图强调内容高于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对古希腊的悲喜剧进行了批评;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的文学价值论思想,从科学层面总结诗歌和戏剧理论,提出了净化说,肯定了古希腊的悲喜剧,奠定了欧洲系统化的文学理论基础。他们的理论成为西方文学理论两大支流的源头: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文学理论。  相似文献   
86.
柏罗丁的神秘主义伦理学说在希腊伦理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晚期希腊道德思想的一种归结,也是一种出路。“大一”学说的提出,既是为了填补怀疑主义所留下的思维真空,也是为了走出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和斯多亚派的自然-理性主义道德视界,同时,也成为基督教教道德的某种哲学化的表述。  相似文献   
87.
研究了柏拉图学园(学派)的哲学与数学、柏拉图学园的数学教育与研究、柏拉图学派的数学成就与《几何原本》的形成.  相似文献   
88.
作为人类轴心时代的代表人物,孔子和柏拉图分别是中国、西方美学最为重要的奠基人。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眼于文艺的本质与文艺的社会功能,对二者的文艺思想进行粗略的比较,试论其异同,并探求其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89.
在中西文化史上,柏拉图与孔子处在相似的地位,二人皆具开山之功,影响深远。但二者的法思想如法律价值、法律观念、法律路径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0.
许谷渊 《世界科学》2006,(11):46-46
关于隐形的话题一直被认为是白日做梦。无论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讲述的牧羊人古阿斯的隐形戒指,还是时下大人和孩子都热衷讨论的哈里波特的隐形斗篷,似乎都只是对魔幻世界的梦想。然而,由美国杜克大学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已经通过实验论证了一种新技术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