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5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234篇
系统科学   168篇
丛书文集   249篇
教育与普及   204篇
理论与方法论   73篇
现状及发展   51篇
综合类   720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448篇
  2013年   419篇
  2012年   463篇
  2011年   495篇
  2010年   472篇
  2009年   547篇
  2008年   681篇
  2007年   665篇
  2006年   477篇
  2005年   388篇
  2004年   408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圆石 《科学大观园》2014,(10):65-65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位养猫爱好者花费3.5万美元将房屋改造成猫的天堂,主要包括为宠物猫修建螺旋通道和攀爬壁架以及安装排气装置,确保空气清新。这位养猫爱好者共喂养了18只猫,为了给它们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主人在室内墙壁上安装了很多彩色的壁架,而且增添了童话色彩。  相似文献   
102.
区间值信息系统是单值信息系统的一种扩充,如何对其进行属性约简是区间值多属性决策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已有的优势关系基础上,定义了α-β优势关系,得到基于新的优势关系的可辨识矩阵,进而对区间值信息系统进行属性约简,给出了约简算法.最后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新方法的可行性,并与已有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更为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03.
考虑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TPLSP)具备保鲜成本优势情形下,研究了成本优势对生鲜保鲜及外包决策的影响.运用Stackelberg博弈方法,分别建立供应商自行保鲜、零售商自行保鲜和外包TPLSP保鲜并向供应商或零售商收费的供应链博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求解分析.同时,设计数量折扣契约以改进外包保鲜的策略.研究表明:当TPLSP成本优势较高时,外包保鲜策略提升了保鲜努力水平,外包保鲜且向零售商收费是各方获取最优收益的最佳策略.此策略在恰当的数量折扣激励契约设计下可实现帕累托改进,此时保鲜努力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且各参与方可达到多赢效果.  相似文献   
104.
子通道分析是反应堆进行热工水力设计和安全分析的主要方法,准确模拟通道中的湍流交混系数是子通道分析的关键.已有的湍流交混系数关系式大多基于水堆开发,该研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开展氦氙反应堆子通道湍流交混系数研究,拟合出适用于氦氙反应堆的湍流交混系数关系式.与现有湍流交混系数关系式相比,新拟合的湍流交混系数关系式对中心通道温度的预测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05.
实验研究了常压去离子水在不同高度的微小间隙通道内的流动沸腾特性.实验热流密度为0~206 W/cm2,质流密度为200~400 kg/(m2·s),间隙为1 mm和2 mm.结果显示,随着实验条件的变化,通道内出现了泡状流、清扫流、搅拌流,且在清扫流早期观察到不稳定流动现象.此外,间隙高度降低促进了流型的过渡,加快了不稳定流动的进程.1 mm通道内核态沸腾起始点的热流密度低于2 mm通道,表明间隙高度的降低更有利于气泡在低热流密度下成核;1 mm通道的过冷沸腾传热系数最高为2 mm通道的1.7倍,2 mm通道内饱和沸腾传热系数略高于1 mm通道.表明低热流密度下过冷沸腾时小通道具有更好的传热性能,高热流密度下饱和沸腾时大通道的传热稍具优势,同时表明间隙高度造成的传热差异随热流密度增大先增大后变小;1 mm通道内临界热流密度为2 mm通道的83%,表明间隙高度的降低会使得临界热流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6.
为了提升图像去雾效果,提出了基于天空区域分割的透射率合成图像去雾算法,通过雾霾图像构造的概率分布函数,结合迭代阈值分割及天空区域的暗、亮通道以及最大连通性确定出粗分割阈值。利用引导滤波加强天空与非天空区域像素灰度的差异性,实现了精准分割。利用对数自适应变换估计了天空区域透射率,利用改进的暗通道先验算法估计了非天空区域透射率,通过合成对应像素的透射率实现了图像的去雾。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去雾算法,所提算法在各客观指标上均有所提高,对天空与非天空区域分割准确,去雾图像整体视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7.
类NOD26膜内在蛋白(nodulin 26-like intrinsic proteins, NIPs)又名根瘤素26-like内在蛋白、类根瘤菌26膜内在蛋白、类Nodulin26内在蛋白,是水通道蛋白(aquaporin protein, AQP)家族的亚家族之一. NIP由AqpN基因进化而来,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其对底物选择具有特异性,根据选择性过滤器(aromatic/arginine, ar/R区)的不同分为3个亚族. NIPs参与水分、尿素、甘油、硼、砷、硅等物质的吸收和转运,在维持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水分平衡和渗透压及抵御逆境胁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有关NIPs对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调控功能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系统阐述了植物NIP家族的起源与进化、结构与分类、生物学功能及调控机制,并对目前NIP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为深入探究NIP家族在不同植物中的作用模式和遗传改良应用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8.
建立了断层影响区内衬砌隧道渗流模型.在该模型中,断层被视为地下水补给边界,以隧道涌水量作为衡量依据将隧道横断面内倾斜断层等效为竖向断层.利用镜像叠加原理将有限边界渗流问题转化为半无限空间渗流模型,再通过保角坐标变换和极坐标联立求解渗流微分方程,推导富水断层影响区内地下水头半解析公式,得到了隧道涌水量计算公式.经过退化验算、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数据对比,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层与衬砌的相对渗透系数(K_S/K_L)、隧道与水位线的距离(h)、隧道与断层的距离(L)对涌水量的影响:K_S/K_L对涌水量的影响最显著;其次为h,h也会影响L的作用效果,h越大,L的影响程度也越大.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注意衬砌防水措施的施作,隧道线路的选择应尽可能考虑埋深设计,避免高水头压力.  相似文献   
109.
路面结构中存在水分将会影响道路基层与路基土体的性能,造成土体弹性模量降低、承载能力减弱。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路面车辆荷载的作用,路面结构将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例如开裂、车辙、坑洼、不均匀沉降等,因此需排除路面结构中存在的水分。传统的路面排水措施主要有:(1)路面侧边沟排水;(2)碎石排水基层排水;(3)采用土工织物进行排水。然而传统的排水措施仅限于在土体饱和条件下排除水分,在实际环境中道路基层与路基常常处于非饱和状态下,从而提出要在非饱和条件下排水的新技术。基于非饱和渗流理论,提出采用复合土工合成排水材料的新型路面排水系统,该系统由三部分组成,从上而下依次为水力传导层、毛细防渗层和隔离层。开展了新型路面排水系统模型试验、数值模拟以及参数分析,来研究降雨入渗条件下新型路面排水系统性能及影响参数。室内模型试验采用自制模型箱,通过控制自来水管水流速来模拟降雨,配合埋藏在土层中张力计和含水量监测仪,实时监测基层与路基中基质吸力和含水率;数值模拟建立与室内模型相同大小的数值模型,在相同降雨边界条件下监测基层与路基中基质吸力和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参数分析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分别分析了Van Genuchte参数“a”、土工织物饱和渗透系数k_s、土工织物厚度k_t对水力传导层排水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路面排水系统可将入渗水快速有效排除,基层材料在试验过程始终处于非饱和状态,并在降雨停止后第10min基层的基质吸力开始回升;新型路面排水系统能够防止水下渗至路基, 降雨过程中路基土的吸力始终保持在初始吸力值;采用新型路面排水系统时,基层体积含水率在降雨过程中不断上升但未达到饱和体积含水率,路基体积含水率则保持不变;土工织物参数“a”值与饱和渗透系数对毛细屏障作用的影响较显著,随着“a”值和饱和渗透系数的增大,土工织物与土体接触面形成的毛细屏障越弱、排水越快,但当“a”值过大则无法发挥阻挡水流渗入路基的作用,结合数值结果以及其他文献研究建议“a”值取10kPa左右,饱和渗透系数取0.01~0.1m/s范围;而土工织物厚度改变对毛细屏障作用并不显著,结合实际制造工艺建议土工织物厚度取10~15mm为宜。  相似文献   
110.
量子物理是理解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现代物理学理论.它与信息、生命以及化学等学科相互联系日益紧密,引发了许多新技术革命,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当前,量子物理和能源科学结合,正在产生新的学科生长点.本文主要概述多种类型能量转换量子系统的发展;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系统地阐明如何应用热力学理论研究量子体系的能量操控以及微观器件的优化设计;总结量子热力学循环、能量选择量子电子器件、量子点热管理器件等在理论和实验方面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和进展;展望量子物理与能源科学交叉领域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