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7 毫秒
11.
本文讨论了在制备球形氢氧化亚镍时 ,溶液中 [NH3]- [Ni2 ]-pH值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建立热力学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机求解。由理论计算得出氨对镍离子浓度的影响规律。这种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出的基本规律 ,对氢氧化亚镍生产中工艺参数的调整范围提供了参考依据。图 1 ,表 1 ,参 5。  相似文献   
12.
用Ni,Cu,Fe和玻璃碳电极,研究了非晶态铬电镀过程中Cr(-Ⅵ)还原为Cr(Ⅲ)的电化学特征,发现Cr(Ⅵ)还原为Cr(Ⅲ)的电势与电极材料密切相关,在金属电极上还存在着新相的形成和生长过程,新相形成主要是钝化膜中的铬离子还原为金属铬,这为后继的铬电沉积提供了晶体生长中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以人工合成的纯Ni_3S_2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电化学测试方法,考察其阳极溶解行为,求出阳极溶解动力学参数,推导溶解过程机理。  相似文献   
14.
文中研究了电沉积MnO_2工艺条件及热处理对PbO_2-Ti/MnO_2电极电催化析氧性能及寿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电流密度(0.01~0.06A/dm~2)下电沉积MnO_2得到的电极的电催化性能好、寿命长。热处理能改善电极的电催化性能,并能大大延长电极的寿命。电沉积MnO_2动力学研究、电极表面MnO_2显微组织分析、断面PbO_2与MnO_2结合状态的研究,均阐明了这种影响的微观实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新的电沉积非晶态Ni—Fe—P合金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在室温下电沉积出的非晶态Ni-Fe—P合金镀层外观接近镜面,镀层厚度可达42μm.经X-ray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等离子光谱分析(ICP—AES)证实,所获得的Ni—Fe—P合金镀层为非晶态结构,镀层中主要成分Ni、Fe、P的含量分别为74%~83%、9%~24%和6%~10%,此外,还含有0.01%~0.14%B和C元素,这些元素的存在是导致非晶态Ni—Fe—P合金镀层产生的主要原因.文中对电沉积非晶态NI—Fe—P合金的工艺条件、添加剂HAT和光亮剂HAB1、HAB2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图8,表1,参14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稳态法测定了硫化碱溶液电积锑的阴极与阳极极化曲线。确定了扩大试验条件下锑、锡、砷、氢离子的放电电位,并与纯物质配制的溶液以及热力学计算的电位进行了比较,指出了电极锑适宜的工艺条件。初步探讨了电极过程机理,证实在硫化碱溶液中氢在铁电极上放电属于缓放电机理。锑(Ⅲ)的放电,从电极反应话化能约为6000卡/克离子来看,似乎属于扩散控制,但也存在锑络离子经过某种前置步骤然后放电的可能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Deford和Hume极谱法测定了25℃、离子强度μ=4.0M条件下Cd~(2+)-Cl~-和Cd~(2+)-SO_4~(2-)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然后以Cd~(2+)作指示离子,用Ringbom和Eriksson间接极谱法测定了同样条件下Ni~(2+)-Cl~-和Ni~(2+)-SO_4~(2-)络合物的组成和稳定常数。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电积锑扩大实验电解液,用稳态法测定极化曲线确定了 SbS_3~3和 SnS_4~(4-)的析出电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用电积法从电积锑的废液中回收(?)是可能的,并用小型实验进行了验证。文中讨论了电积法回收锡的电液效率及提高电流效率的途径.本文后一部分研究了 Na_4SnS_4与 NaOH 的相互作用。表明在浸出过程中适当控制NaOH 浓度,有可能使溶液中的锡以 SnO_2沉淀进入浸出渣中,从而可在炼铅过程中集中回收精矿中的锡。  相似文献   
19.
非晶态铬镀层结构及其耐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低浓度6价铬溶液中低温电沉积铬镀层结构和形貌。发现,当28为43°时,镀层有非晶态的特征峰──BroadGaussianPeak.同时研究了镀层的抗腐蚀性能,与传统铬镀层相对照,对其抗腐蚀性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活性炭处理冶炼厂废水进行了研究 ,筛选了活性炭种类 ,测定了吸附等温线及吸附动力学曲线 ,并根据细孔扩散模型计算出颗粒内液相有效扩散系数Di 为 1 .33× 1 0 -7cm2 /s。图 5 ,表 1 ,参 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