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0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本文通过运用IES盆地模拟的方法,采用Easy%Ro模型,以单井的热史和生烃史为基础,从剖面和平面两方面研究了莱州湾凹陷两套主力烃源岩沙三段和沙四段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生烃状态。研究表明,在明化镇组下段沉积末期(5.1Ma)北洼沙三段烃源岩已广泛进入生烃门限,沙四段烃源岩大范围生排烃;现今北洼沙三段烃源岩大量排烃,沙四段烃源岩排烃范围进一步扩大,北洼中心处已进入生烃高峰。  相似文献   
992.
为研究徐深火山岩气藏中天然气的扩散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对不同火山岩岩心扩散系数进行测定.从测试结果可知:天然气在火山岩气藏中的扩散主要受扩散介质、含水饱和度、温度及孔隙度影响.5种不同类型的火山岩中天然气的扩散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流纹岩、凝灰岩、晶屑凝灰岩、火山角砾岩、熔结角砾岩;火山岩中天然气的扩散系数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增加急剧下降,干岩样中天然气的扩散系数是完全饱和岩样的600多倍;在超过100℃的火山岩储层中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不大,在徐深火山岩气藏条件下测得的扩散系数为10-5 cm2/s数量级;扩散系数与岩石的孔隙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在常温下甲烷气体在火山岩和泥岩中的扩散能力相差不大,都在10-7 cm2/s数量级.  相似文献   
993.
柴达木盆地德令哈拗陷中侏罗统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德令哈拗陷中侏罗统广泛发育,是该区主要的烃源岩层系.野外地质调查及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表明,中侏罗统烃源岩主要以油页岩、泥岩、碳质泥岩和煤为主.油页岩有机碳的质量分数平均为7.95%,有机质类型属Ⅰ-Ⅱ型,为好生油岩;泥岩的有机质丰度交化大,但80%以上的样品有机碳的质量分数大于1%,65%样品的有机碳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994.
超短脉冲激光与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激光钻井破岩过程中的本质过程,该过程除了与岩石成分和岩石所处的外部环境有关外,还与激光入射条件有关。文中以红砂岩和大理岩作为研究对象,对激光入射频率和发次对烧蚀量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烧蚀量与激光入射频率和发次有很大关系。此外,浸水后的烧蚀量明显大于干燥状态下的烧蚀量。  相似文献   
995.
江西南部版石盆地火山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SHRIMP锆石U-Pb定年方法,对江西南部三南-寻乌火山岩带版石盆地原鸡笼嶂组凝灰岩和原版石组流纹岩开展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凝灰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42.5±1.3)Ma,流纹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31.4±1.3)Ma.根据新的国际地层表,晚侏罗世与早白垩世的界线划在(145.5...  相似文献   
996.
对华北克拉通与兴蒙造山带结合部位的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出露的一套原定为中?下侏罗统的流纹岩进行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 确定其岩石成因及地球动力学意义。新获得的流纹岩和流纹斑岩LA-ICP-MS锆石U-Pb 年龄分别为262±2和261±2 Ma, 表明流纹岩的时代应为中二叠世晚期。四子王旗地区流纹岩多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钾玄岩系列岩石, 具有高硅、高碱、富铝以及贫钙、贫镁的特征。稀土元素总量较大, 配分曲线明显右倾, 具有中度到重度Eu负异常, 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 Th和轻稀土元素, 亏损Nb, Ta, Sr和Ba等元素。火山岩的εHf(t)为负值(-25.97~-11.94), 可能主要来源于古老地壳熔融岩浆。该套火山岩具有高硅流纹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表明岩浆经历过结晶分异过程, 岩浆喷出与深部幔源岩浆的加热有关。结合相关构造判别图解, 判断该套火山岩可能形成于后碰撞伸展阶段。  相似文献   
997.
在系统研究贝中次凹断裂的发育及形成演化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断裂对贝中次凹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作用。贝中次凹自下而上划分为断陷构造层、断-坳转化构造层和凹陷构造层。根据断裂与各构造层的切割关系及运动学特征,以T22为界将贝中次凹发育的断裂划分为上、下两个断裂系统,进一步划分为早期伸展断裂、中期张扭断裂、早期伸展中期张扭断裂和长期活动断裂4种断裂类型。各个历史演化时期控制着不同成因的断裂发育,在上部断裂系统中发育了由于泥岩密度反转作用所形成的非构造成因的断裂密集带,断裂的形成和演化影响主力烃源岩的分布和热演化程度,形成多种类型的圈闭,为油气运移提供良好地运移通道。长期继承性活动断裂与上部断层系构成的密集带是油气运聚成藏的有利指向区。  相似文献   
998.
泥页岩滞留油气的形式主要包括游离态、吸附态、水溶态和油溶态,其中,石油主要以游离态和吸附态滞留为主,天然气则以多种方式滞留.依据物质平衡原理,提出了依据滞留烃指数变化计算泥页岩滞留油量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泥页岩滞留油气量主要受有机质的丰度、类型和演化程度以及矿物组成和温压条件等影响.一般地,有机质丰度越大、温度压力越高滞留油气量越大.泥页岩滞留油气的性质主要受有机质类型和演化程度影响,Ⅲ型有机质和高演化程度的泥页岩以滞留气为主,而Ⅰ型有机质和低演化程度的泥页岩以滞留油为主.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泥岩滞留油量为58.42×108t,表明泥岩具有较好的含油前景.  相似文献   
999.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有效烃源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烃源岩和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精细剖析、类型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上,确定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延长组有效烃源岩主要为长7油页岩和长7暗色泥岩,结合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和测井响应特征,建立有效烃源岩的生物标志物参数、常规地球化学评价参数、测井电性参数三级识别标志,即8β(H)-升补身烷/8β(H)-补身烷<2,w(TOC)>1.6%,S1+S2>4 mg/g,IH>170 mg/g,GR>120 API,Δt>260μs/m,RT>15Ω.m,CNL>25%,并根据地化参数与电性参数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w(TOC)及IH的测井计算公式,从而实现从有限岩心的地球化学信息到全区全井段测井信息的衔接。  相似文献   
1000.
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 and geochemical data for the Late Paleozoic volcanic rocks from eastern and southeastern margins of the Jiamusi Massif are presented to understand the regional tectonic evolution. Zircons from eight representative volcanic rocks are euhedral-subhedral in shape and display striped absorption and fine-scale oscillatory growth zoning as well as high Th/U ratios (0.33-2.37), implying a magmatic origin. The dat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te Paleozoic volcanic rocks in the study area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i.e., the Early Permian (a weighted mean 205^Pb/238^U age of 288 Ma) and the Middle Permian volcanisms (a weighted mean 205^Pb/238^U age of 268 Ma). The former is composed mainly of basalt, basaltic-andesite, andesite and minor dacite. They are characterized by low SiO2 contents, high Mg^# (0.40-0.59), enrichment in Na (Na2O/K2O = 1.26-4.25) and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s (LREEs), relative depletion in heavy rare earth elements (HREEs) and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 (HFSEs), indicating that an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setting could exist i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Jiamusi Massif in the Early Permian. The latter consists mainly of rhyolite and minor dacite with high SiO2 (77.23%-77.52%), low MgO (0.11%-0.14%), enrichment in 1(20 (Na2O/K2O ratios 〈 0.80) and Rb, Th, U and depletion in Eu, Sr, P and Ti, implying a crust-derived origin. Therefore,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Middle Permian volcanic rocks could have formed under the collision of the Jiamusi and the Khanka Massif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