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4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270篇
系统科学   60篇
丛书文集   149篇
教育与普及   42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45篇
综合类   626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339篇
  2005年   290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66篇
  2001年   263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169篇
  1997年   202篇
  1996年   182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51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135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3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对一种大直径三维内肋管进行了管内对流换热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与光滑管相比,其强化换热因子hl/hs在1.65~1.70之间,而压降比ΔPl/ΔPs在1.65~1.89之间;基于对换热和管壁温度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型气-气换热器,并研究和提出了该换热器的设计计算方法;通过工程实例表明,该换热器管壁温不仅比光滑管换热器明显提高,而且换热能力提高约20%;另外,与其它类型的换热器比较,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992.
Mg-Zn系高强度镁合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介绍了Mg-Zn系高强度镁合金的特性和发展历史,着重分析Mg-Zn二元合金组织研究的争论焦点,并阐述了Mg-Zn系多元合金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塑性成形和热处理的研究热点:大比率挤压、大塑性变形(SPD)和快速凝固(RS)等塑性变形工艺大大提高了Mg-Zn系合金的力学性能,是扩大应用的关键;双级时效的低温预时效阶段会形成大量G.P.区,为后续时效析出相的析出提供形核核心,进而显著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等;最后指出Mg-Zn系合金时效强化机理研究、研发含稀土Mg-Zn系合金、研发新型廉价高强度镁合金和塑性变形工艺是将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993.
二维辐射热传导方程是具有多尺度、强间断等性质的方程,渐近展开方法是求解这类方程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具有多尺度性质的椭圆型向量问题解耦为若干光滑系数(或单尺度性质)的椭圆型向量问题进行求解.针对二维辐射热传导方程的简化线性模型,设计并分析了基于渐近展开方法的线性有限元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误差估计式.  相似文献   
994.
温针传热研究与电子温针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针临床疗效显著、应用范围广,但其操作有许多不便之处。温针疗效来源于针刺手法和温热刺激,艾炷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在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研究其热量传递过程,并模拟温热刺激,研制电子温针。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温针稳定工作时组织内的温度场分布,并在此基础上,研制毫针微型加热装置。研究认为由于金属针身的快速导热能力,组织内的热量主要集中在针身和针身附近,从而热量能更加有效地作用于穴位,获得更好的疗效。针身的热传导在组织内传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研制的电子温针依靠针身传导热量到穴位处,使皮肤进针点的温度根据临床治疗要求在37~45℃范围内可调。  相似文献   
995.
有限时间实际蒸汽动力循环热力性能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有限时间热力学的理论,根据平均温度法建立循环模型,得出在保持无因次功率PN为定值的条件下,使无因次熵产率Sσ达最小的最佳温差方程.分析了实际蒸汽动力循环反映温差的各无量纲量x、y、α和性能参数比β等对循环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循环不可逆损失一定时,可采用提高高低温热源温度比α、降低性能参数比β的方法来提高功率PN.  相似文献   
996.
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特点,以75 h/t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为例,通过深入现场,吸取锅炉设计制造专家及熟练操作人员的控制经验,提出了炉内燃烧控制系统参数的处理优化方案,完善循环流化床锅炉实现燃烧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97.
基于Pennes生物传热方程,建立血液灌注率随时间变化条件下,激光与生物活体组织热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通过数学物理方程求解该模型得出一维瞬态温度时空分布的解析函数表达式,从而为激光在医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8.
刘文芳  刘明成 《松辽学刊》2010,31(1):155-156
对《哈里德物理学》中的一句话:力对质点所作之功,等于质点对产生此力的物体所作之功的负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9.
应用热力学理论,研究了线性唯象传热律下不可逆半导体温差发电器的性能特性,探讨了给定热源温度下热电器输出功率的最佳优化条件,得到一些有意义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分析太钢4350m3高炉(5#高炉)炉缸以上冷却系统的设计特点,研究其在高煤比、高产量情况下炉内煤气流分布对炉体热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太钢5#高炉的边缘气流指数W值控制在0.55左右;中心气流指数Z值应控制在8.8左右;5#高炉下部炉腰炉腹的热负荷较为稳定,而炉身的中上部稳定性较差;5#高炉的热负荷还有降低的潜力,热负荷控制在10~120GJ.h-1范围4350m3高炉仍可稳定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