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1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327篇
系统科学   155篇
丛书文集   300篇
教育与普及   32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99篇
综合类   65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313篇
  2007年   449篇
  2006年   424篇
  2005年   446篇
  2004年   387篇
  2003年   363篇
  2002年   317篇
  2001年   355篇
  2000年   336篇
  1999年   279篇
  1998年   186篇
  1997年   203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本文就如何在有机合成的教学中更加系统全面地介绍各类有机反应、深化课程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革等方面提供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22.
研究旨在改进光疗药物水溶性四(对磺酸钠苯基)卟啉(TPPS4)的合成方法,特别是产物的提纯方法。以四苯基卟啉为原料,经氯磺酸或浓硫酸处理合成TPPS4,然后进行以渗析和萃取分液为主的后处理。  相似文献   
23.
以专用语音信号处理器CT8020为核心,应用单片机控制技术及通信接口电路,介绍了一种基于USB接口的低速率声码器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在给出系统硬件总体结构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声码器和上位机软件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4.
一锅法合成手性双取代不对称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牟其明1,薛翠花1,向明礼2,孙 靖1,陈淑华1, (1.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成都610064;2.四川大学化工学院,成都610065)1 引言非对称取代脲是一类极为有用的重要精细化学品和化工原料,可广泛用作农业上的除草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医药领域中的重要中间体[1].在非对称取代脲的结构单元中含有不同取代具有生物活性的肽键,故非对称脲单元是许多生物模拟肽的常见结构特征[2].因此,非对称取代脲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取代脲在分子识别、自组装等超分子化学领域显示良好的应用前景,因而设计合成包含脲基的人工受体引起超分子化学家的广泛关…  相似文献   
25.
本文用计算机辅助优化的方法对亚胺基二乙酸的合成条件,包括合成中所用材料,温度和溶剂用量等进行优化,同时对副产物甘氨酸的收率进行回归分析,最后确定合成该中间体的最优化条件。  相似文献   
26.
本文采用较为简便的合成手段,较好地合成了一种高速感光重氮型化合物--2,5-二甲氧基-4-码啉基苯基重氮氯化锡复盐,并经 IR 谱、′HNMR 谱,以及元素分析等检测,证实该产物的存在.产品紫外特征吸收峰艾λ_(max)=398. 2nm,热分解温度为158℃.  相似文献   
27.
探讨了3-肉桂酰基酚酮及其亲电取代产物与盐酸羟氨和盐酸苯肼的反应,合成了10个苯乙烯基取代的缩杂环酮新化合物,并用元素分析及光谱分析证实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28.
一类新型双杂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杀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唑并嘧啶类杂环衍生物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同时包含了三唑及嘧啶这两类重要的活性结构单元 ,因而往往表现出广泛的生物活性[1~ 4] ,既可以用于医药 ,也可以用于农药 .因此 ,近年来关于三唑并嘧啶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二甲基 - 1 ,2 ,4-三唑  相似文献   
29.
介绍了直接分支模态综合法的基本原理并通过算例对算法进行验算,分析了该方法计算结果很不准确的原因并进行了改进。改进的分支模态法将系统中主子结构的剩余模态加入,降低了略去高阶模态带来的严重误差。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软件ANSYS的计算结果吻合较好,误差小于2%。改进的方法不仅使计算结果准确,而且保持了原方法的优点,适用于工程计算。  相似文献   
30.
高分子担载卟啉稀土络合物的合成王荣民,王云普,雷自强,熊键,王顺(化学系)第一作者简介王荣民,男,28岁。1991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为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分子金属有机化学,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关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