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2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51篇
系统科学   26篇
丛书文集   31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47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对南海油田某海底输油管线失效的牺牲阳极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阳极表面溶解形态分析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并对其溶解产物作了X-射线衍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阳极失效的原因是其结构存在缺陷,有严重的晶界偏析,从而导致了晶间腐蚀。  相似文献   
112.
在复杂地质条件和深层油气资源的勘探中,基于声波方程的常规地震勘探技术的局限性日益突出.作者在以大地介质为粘弹性介质的前提假设下,推导出基于三阶波动方程的波场外推公式,分析了上行波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逐步丢失其高频成分的原因.并以小波分析为工具,提出了粘弹性介质地震波聚焦成像技术.这种方法不同于Bleistein的线性化方法,是通过1个虚拟的中间波场用多尺度方法去重建真实的地下波场,进而成像.同时,利用小波分析的时频局部性特征和优良的去噪功能,提高了成像的质量.通过用常规的处理技术和聚焦成像技术对塔里木盆地实际地震资料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新方法取得了较理想的成像效果,能够较好地解决沙漠、戈壁等厚低速层覆盖下的地震勘探高品质成像问题.  相似文献   
113.
对PTFE基导轨材料的防爬机理和粘弹性材料的防爬性能作了理论探讨和试验研究,指出了提高运动平稳性的导轨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4.
本文介绍了了管道输油投入产出模型的构成;总量平衡关系;以及计算输油系数,总周转量,有效周转量和油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5.
为提升油田管道安全隐患的预警和分析能力,根据 GB32167-2015《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的要 求和管道密集型油田的实际特点,对Ⅲ类管道进一步精细划分; 同时结合地理和周边居住区情况,对管道的高 后果区进行有效识别,从而对管道进行风险等级分类,完善管道完整性的评价体系。通过互联网 + 数据驱动的 模式建立油田管道完整性数据管理平台,以可视化方式全面评价油田管道运行风险。该平台可提高油田管道 风险评估的准确性,确保及时准确预测风险。  相似文献   
116.
基于相干瑞利散射的管道安全光纤预警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计应用于油气管道安全监测领域.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其探测原理,推导出干涉光强与光纤折射率的对应关系,从而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然后提出了一套新的信号处理方案,从空域及时域两方面对信号进行了处理.空域上,在传统移动平均算法的基础上引入间隔参数并提出一种新的差值算法,提高了信号的信噪比并降低了系统运算量;时域上,提取了入侵位置对应的时域信号并通过采用时频分析以及小波滤波的方法直观表现了外界入侵事件的时域特征.现场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探测到外界入侵事件并进行精确定位,差值信号信噪比达到7.8,d B,定位结果标准差在10,m以内.  相似文献   
117.
为探究沉桩振动对邻近埋地管道安全性的影响,在基于ABAQUS平台数值建模计算和工程现场监测的基础上,就近海工程沉桩振动对邻近埋地管道安全运行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建模探究与比对。研究表明,埋地管道周边质点振动速度峰值和管道位移这两个要素对埋地管道的影响最为直接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际工程条件下近海埋地管道在沉桩振动施工下的安全控制标准:埋地管道质点振动速度控制标准为30 mm/s,埋地管道邻近土体水平位移控制标准为10mm。该控制标准在实际工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8.
隧道施工使周边管线的附加应力及变形加大,严重影响管线安全,而管线监测通常落后于施工,只有正确地预估管线沉降和沉降规律才能保证施工安全。针对这一问题,采用ANSYS分析软件,考虑管土之间的相互作用,模拟隧道台阶法施工的实际过程,探讨隧道浅埋暗挖施工对管线的影响,分析其沉降规律,并与实测值对比,研究管线直径、埋深、材质、埋置年代等对其沉降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模拟值略小于实测值,但沉降规律一致,地下水的损失以及地面荷载都将加大管线沉降;管线的最大沉降与管线直径大致成正比关系;埋深对管线变形的影响较大,近地面处随埋深的加大管线沉降加大,靠近管线处随埋深的加大沉降减小;不同材质管线的沉降从大到小依次是PVC管、混凝土管、铸铁管、钢管;壁厚对管线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9.
大面积基坑开挖工序对邻近供能管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虹源盛世国际文化城A1区基坑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开挖工序对基坑本身及周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开挖支护条件下,基坑开挖完成后方案1(以岛式开挖为主)和方案2(以盆式开挖为主)的基坑坑底隆起量、格构柱立柱桩竖向位移、支撑围檩格构柱体系应力、地下连续墙侧移和管沟竖向位移的最终数值大小相近但后者略小;相较方案1,方案2施工过程中各工况土方开挖对基坑本身及周围环境影响的急剧变化程度更缓和,因而更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120.
摘要: 针对管道焊接过程中焊接规范变化的特点,建立了不同区位焊接电流与焊枪高度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可变增益的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多模型控制算法,设计了基于模糊切换规则的多模型控制器.试验结果表明,高低跟踪系统的稳态和动态性能良好,可实现不同焊接规范下焊矩高度的实时跟踪控制,保证了焊接过程的稳定性,改善了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