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26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氯化氢-乙炔混合器装置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氯化氢-乙炔混合器产生爆炸原因的分析,分别从工艺和设备装置上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在提高该装置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2.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小檗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碱性介质中,盐酸小檗碱对CoSO4-H2O2-NaHCO3体系所产生的弱化学发光,具有明显的增敏作用。据此,拟定了一种测定盐酸小檗碱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10-7~1.0×10-5mol·L-1,检出限为8.1×10-8mol·L-1。对2.0×10-6mol·L-1的盐酸小檗碱标准溶液进行9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2%。该法可用于胶囊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对该化学发光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3.
C-(6,11-二氢-5H-二苯[b,e]氮杂卓-6-烷)-甲胺是盐酸依匹斯汀的重要中间体,它是由5,11-二苯[b,e]氮杂卓-6-腈经过还原反应制得,是合成该药的关键步骤。为此考察了氢化锂铝和红铝两种还原剂的还原效果,还考察了底物与还原剂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结果发现氢化锂铝的还原效果比较理想,并确定了较佳的工艺参数:当底物与还原剂的摩尔比为1:4,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2h,产物的质量百分比收率可达92.7%。并通过IR,^1H—NMR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该反应对反应条件要求比较苛刻,比较适合实验室操作及小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24.
光谱法测定盐酸羟胺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盐酸羟胺与对苯醌 (p BQ)的荷移反应 ,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 .在乙醇介质中 ,二者在 30℃6 5min形成稳定的荷移络合物 ,该络合物在 4 95nm处有较强的吸收 .盐酸羟胺浓度在 6~ 80 g·L-1范围内符合Beer定律 ,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2 .2× 10 3 L·mol-1·cm-1,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 1.7% (n =8)  相似文献   
125.
先采用泡沫分散聚合法,以丙烯酸(AA)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为单体制备超孔P(AA-co-DMAA)凝胶,再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将海藻酸钠(SA)作为第二网络互穿到P(AA-co-DMAA)网络中,制得P(AA-co-DMAA)/SA互穿网络水凝胶,研究其对盐酸小檗碱的释放行为.结果表明,载药凝胶在pH=6.8溶液中对盐酸小檗碱具有缓释效果,升高温度使凝胶对盐酸小檗碱的累计释放率增大,增大戊二醛和SA的用量使累计释放率降低.  相似文献   
126.
盐酸小檗碱胃漂浮片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筛选盐酸小檗碱胃漂浮片的处方并评价其漂浮和体外释放特性,根据辅料性质及制剂质量要求,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确定影响盐酸小檗碱胃漂浮片性能的主要参数,确定了最优处方。采用干粉直接压片制得盐酸小檗碱胃漂浮片,在人工胃液中考察其漂浮性能及溶出度,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其释药量。优选的处方为每片含HPMC(K15M)35 mg,碳酸氢钠20 mg,羧甲基淀粉钠47 mg,聚乙二醇6000(PEG6000)为15 mg。该处方研制的盐酸小檗碱胃漂浮片起漂时间小于1 min,持漂时间大于12 h,12 h的累积释药量大于80%。结果表明,研制的盐酸小檗碱胃漂浮片具有良好的漂浮特性和释药性能,且制作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127.
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Ag/BiVO4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分析其结构及形貌等物性特征,并于可见光下评价其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Ag的引入可显著提高BiVO4的光催化性能:Ag/BiVO4(物质的量之比为Ag∶Bi=1∶15)具有最佳的降解活性,其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反应的速率常数为纯BiVO4的2.5倍。电化学交流阻抗测定结果显示,Ag的引入可有效降低BiVO4材料的电化学阻抗,有利于光生载流子的分离,进而可提高其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28.
研究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 GAH)对小鼠淋巴细胞c-fos mRNA,NF-kB mRNA,p38 MAPKmRNA表达的影响,并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探讨GAH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利用RT-PCR法检测GAH作用后小鼠淋巴细胞c-fos mRNA,NF-kB mRNA,p38 MAPK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9.
盐酸环丙沙星在不同模拟水体中的降解与残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在不同模拟水体中,溶液质量浓度、pH对盐酸环丙沙星(CPFX)在水和底泥中含量变化的影响,分析其在模拟水体中降解和残留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1、5、10 mg·L-1三个CPFX溶液质量浓度中,光降解度最高的溶液质量浓度为1 mg·L-1,自然光照下,72 h后盐酸环丙沙星在有底泥和无底泥的水体中残留率分别为19 %和20 %,光降解率与初始质量浓度成反比。在pH分别为3、5、9、11条件下,pH=9的微碱性环境下最易光降解,而当pH=3时其光稳定性最佳,48 h后水体残留率分别为22.6 %和95.7 %。盐酸环丙沙星进入模拟水生态系统后,水体中CPFX质量浓度迅速下降,45 d后检测不到它的存在;底泥中CPFX质量分数迅速上升,之后缓慢下降,45 d后底泥中仍有一定残留量,达到93.86 μg·kg-1。  相似文献   
130.
摘要:为了研究超声波对水溶液中盐酸四环素(TC•HCl)的降解作用,探讨了超声频率、功率、溶液初始浓度、pH值以及阴离子对其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技术可快速有效地降解水中TC•HCl。当pH为5.5左右、频率400 kHz、功率100W时,超声辐照20min后,1mg/L TC•HCl的去除率可达到88.17%。超声对TC•HCl的降解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在试验所研究的范围内,TC•HCl的降解速率随超声功率的增大而提高,随初始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并且存在一个最优的降解频率400 kHz。溶液pH值对降解效果影响很大,碱性条件更利于TC•HCl的降解。Cl-和SO42- 对TC•HCl降解略有抑制。NO3-离子对TC•HCl降解略有促进,而HCO3-、HPO42-促进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