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3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378篇
系统科学   519篇
丛书文集   74篇
教育与普及   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66篇
综合类   4469篇
自然研究   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351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6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基于水合离子[M(H2O)m]n+的概念,利用Moldy分子动力学模拟并结合分子内相互作用势MCY来研究水中的镁离子.该模拟系统包括一个二价的镁离子和216个水分子,在温度为330K下,计算了系统内不同原子对之间的径向分布函数(RDF),模拟结果和实验值基本一致.而且从其径向分布函数可看出,镁离子的出现并没有使得镁离子周围的第一水化层水分子和第二水化层水分子之间的距离有明显的减少.  相似文献   
32.
以双柔性机械臂系统为例,分析了这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混沌运动,探索这些定性特征,对于研究多体系统动力学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3.
本文利用一种结构新颖的径向柱塞变量汞为基泵,将电液比例技术应用于恒压变量泵的控制上,开发了一种电-液一体化节能液压元件。该电液比例恒压调节器采用“压力直接检测反馈”和“级问动压反馈”两项新原理,改善了泵的非线性度、滞环、恒压误差及其稳定性。文中不仅在理论上分析了泵的结构参数对调节系统的影响,并且实验研究了恒压调节器的三个结构参数对恒压泵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泵具有优良的静动态性能,可作为恒压源应用于液压系统中,有着显著的节能意义。  相似文献   
34.
为了评估基于snappyHexMesh方法生成的自动网格体系在二维柱体绕流大涡模拟中的适用性,比较了该自动网格体系与人工网格体系对于Re为3 900圆柱绕流和Re为22 000方柱绕流的数值模拟结果。通过设置合理的计算域以及数值格式,采用snappyHexMesh自动网格以及人工网格的算例都表现出良好的数值稳定性。将不同网格体系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物理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snappyHexMesh网格可以提高数值求解效率;圆柱绕流对网格体系的变化比较敏感,不同密度的snappyHexMesh网格会显著影响圆柱气动力特征以及尾流区域的流场结果;snappyHexMesh网格体系可以准确预测方柱绕流,在方柱绕流大涡模拟中具有相较于圆柱绕流更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5.
本文采用基于紧束缚密度泛函理论的分子动力学,研究高温下碳基烧蚀材料三种模型(无缺陷、原子缺陷以及孔洞缺陷)的氧化反应机制.研究发现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主要是CO和CO2.CO的产生过程主要源于环氧基团中C-C键的裂解,而CO2的形成则较为复杂,主要源于小分子团簇(C2O2、C3O1、C4O1)的裂解.C-C键裂解是石墨氧化反应的主要途径,C-O键形成是CO和CO2生成速率的控制因素.此外,体系的温度、缺陷以及孔洞对石墨的氧化反应机制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分析氧化反应速率,计算得到三种模型氧化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7.56、2.4和1.6kcal/mol.缺陷越明显活化能越低,则氧化反应速率较高,无缺陷的模型由于活化能最高,其氧化反应速率最低.  相似文献   
36.
【目的】新一代天基测高系统全球生态系统动力学调查(GEDI)对森林观测及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GEDI V2(GEDI第2版)数据反演林下地形的性能,利用机载雷达数据验证林下地形反演精度,并探究反演精度的影响因素。【方法】分别以美国西波拉森林与中国帽儿山森林为研究对象,利用G-liht及帽儿山高精度机载雷达数据验证GEDI V2数据在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下反演地形的性能,并分析不同光束强度、光斑时间、坡度及植被覆盖度对地形反演精度的影响。【结果】美国西波拉针叶林地区地形反演精度均方根误差(RMSE)为2.33 m,平均绝对误差(MAE)为1.48 m;帽儿山针阔叶混交林地区地形反演精度RMSE为4.49 m, MAE为3.33 m。随着坡度、植被覆盖度增大,两种森林类型地形反演精度均降低。【结论】GEDI V2数据反演针叶林林下地形精度要优于针阔叶混交林,强光束优于覆盖光束,湿润地区白天效果更优,干旱地区黑夜效果更优;平缓地区数据使用效果极好,陡峭地区精度降低;中低植被覆盖度区域地形反演精度较高,高植被覆盖区域地形测定性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37.
目前,利用时域间断伽辽金方法(DGTD)求解各类介质中的电磁传播问题时,通常考虑求解普通介质本构关系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然而,具有非互易性本构关系的Tellegen介质中的电磁传播非常复杂,且少有研究。基于Tellegen介质的本构关系,推导出了一种适用于该介质的时域间断伽辽金系统矩阵离散方案,准确模拟了平面波在Tellegen介质中的时域传播特性。利用所提出的算法,计算了空气与Tellegen介质的分层空间模型,分析了Tellegen介质对电磁波极化偏转角度的影响;同时,针对不同电磁参数的Tellegen介质,计算了反射波与透射波的电场偏转角度,并将时域间断伽辽金方案计算的结果与文献[1]以及解析解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38.
39.
苔藓土壤动物种群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1992~1993年对上海市区苔藓土壤动物调查和研究的结果。重点对苔藓土壤动物优势种属及常见类群的季节动态进行了描述,并初步分析了各种生态因子对苔鲜土壤动物种群季节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温度、湿度和苔藓植物的生长状况对土壤动物种群季节动态有明显影响,优势种跗线螨和常见种覆盖头甲螨,作为苔藓土壤动物的代表种,对高温、干旱、低温等不利环境因素,表现出极强的忍耐力和快速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40.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扭角羚种群动态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内扭角羚的实际数量为480-520头,作者通过Leslie矩阵的方法,预测了该保护区的内扭角羚种群1986-2004年每隔3年各年份的理论数量分别为715,964,1358,1841,2564,3584头。讨论了该保护区扭角羚最适数量的应控制在1992年的964头,最大维持量不得超过1995年1358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