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97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57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3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30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项重大的理论创新。其真实理论意蕴和理论创新在于: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追问社会主义社会的二级本质,用唯物史观的哲学原理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功能性本质,在更深层次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构筑了当代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52.
证明了如果为B(H)中一个非平凡投影,则从B(H)到自身的范数连续的在P处左可导映射恒为0.还证明了若δ是从B(H)到自身的范数连续的在0处左可导映射,则δ(A)=Aδ(I),对于任意的A∈B(H).  相似文献   
53.
该文阐述了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根据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讨论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中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内容、教学形式、课时安排与教材选择等。  相似文献   
54.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抽象表现主义在美国兴起。这一代表了美国"本土文化"的艺术流派,受到当时美国艺术理论界两个主要传统:形式主义和图像学研究,截然不同的对待。格林伯格等艺术评论家创造了大量理论话语为其辩护,高度赞扬波洛克等人艺术创作中的"现代性";潘诺夫斯基则将其排除在研究视野之外。形式主义和图像学研究间的分歧形成了艺术理论间的张力。  相似文献   
55.
介绍了Jackson导数的相关概念及其性质。  相似文献   
56.
本文从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实验方法、实验内容等三个方面探讨了信号与系统实验课的改革,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57.
方卫平是当代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和批评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在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和评论界引起广泛关注。方卫平从儿童文学的学理角度出发,形成了自己的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从本质、创作、构成、接受、批评等多维度阐释和把握了儿童文学的内涵;从中外儿童文学史论的角度着眼,修成了《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和《法国儿童文学导论》两部重要的理论著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8.
对具有相同取料能力斗轮机构的斗轮直径、斗数、转速等参数选取不同数值,通过理论计算说明各参数选取对斗轮机构设计合理性和机构成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钧瓷文化的发展经历了草创和理论构建两个阶段。钧瓷的早期记载与考古研究由专业人士或陶瓷大家完成,钧瓷理论构建和文化普及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研究人员以河南本地的陶瓷工作者、文化界人士、钧瓷爱好者或钧瓷艺人为主,从出版的钧瓷图书种类看,既有以考古发掘为主要内容的学术专著,以钧瓷工艺流程为主的技术专著,也有以普及钧瓷知识为主,兼有研究色彩的大众读物。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在,钧瓷文化的研究均显滞后。钧瓷发展的历史发展脉络仍需进一步梳理;钧瓷研究的领域应向系统化、专业化发展;钧瓷研究应注重科学严谨,去伪存真。  相似文献   
60.
一篇辞章之内涵,就"意象"而言,乃由"意象"之形成、表现、组织与统合等层层迭合而成.如以其篇章组织来说,则涉及的就是"章法",而"章法",简言之,乃梳理内容"本末先后"之逻辑规律或模式;如镇定"意"与"象"之"二元",单单就其"本末先后"来看,既有"移位"的"先意后象"与"先象后意",也有"转位"的"意、象、意"与"象、意、象".本文即着眼于其"转位结构",先探讨其理论基础,然后观察其辞章表现,以见出意象"转位结构"之梗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