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5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32篇
系统科学   34篇
丛书文集   47篇
教育与普及   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0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344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用MTLAB分析流体输配管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暧通空调领域,涉及大量的流体输配管网分析问题。要进行系统设计优化分析、运行调节方案分析等等,都需要对管网的水力工况进行定量分析。文章运用图和流体管网的基本理论,用MATLAB对流体输配管网的分析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管网的基本回路分析法,提出了一种方便可靠的将管道系统转化为网络图的描述方法,以及从管网的网络图直接生成管网分析所需要的一些基础矩阵的方法。对MATLAB的功能及其对于求解管网分析问题的高效率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开发了相应的程序。  相似文献   
972.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 型为主 ,烃源岩成熟度达到了湿气 -干气阶段 ,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天然气系统。对烃源岩的埋藏史、热史、生烃史的正演模拟和由包裹体均一温度确定的天然气运聚时间 ,与充注期次逆演相结合的研究表明 ,徐家围子断陷天然气成藏时间主要自早白垩世泉头期到白垩纪晚期 ,天然气系统的关键时刻为晚白垩世中晚期 (72Ma) ;莺山断陷的成藏时间早于徐家围子断陷 ,天然气系统关键时刻为晚白垩世早期 (90 Ma)。两个断陷均为一次性充注成藏 ,是一个保存期较长的天然气系统  相似文献   
973.
双喷管火箭发动机燃气流场的三维数值计算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双喷管火箭发动机燃气流对直升机的影响,对燃气流场中的压力、温度和速度分布等进行理论计算和试验测量.研究采用数值计算和试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控制方程为三维、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及k-ε二方程的紊流模型,并且对该发动机进行了燃气流场的测试,对流场中的总压强进行了直接测量,进行了两次试验;在两次测点位置,试验结果与数值计算值相差分别为3%和7%;证明了对双喷管火箭燃气射流流场的数值计算具有了较好的精度,计算模拟结果可以用于工程设计中.  相似文献   
974.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技术的特点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原理、特点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75.
TFE-TEGDME吸收式制冷/热泵工质热物性参数表达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所收集到的有关TFE-TEGDME(三氟乙醇-二甲醚四甘醇)各种热物性参数实验数据,以及已拟合出的各热物性关联式,通过整理,归纳,拟合和比较,得到了采用该工质的吸收式制冷/热泵循环分析计算所需的各种热力参数值计算式,并绘制出吸收式制冷/热泵循环分析常用到的p-t-ξ,h-ξ和y-x图,为研究,开发以TFE-TEGDME为工质的吸收式制冷/热泵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76.
利用超临界萃取技术 (SFEF)将土哈稠油中大于 5 0 0℃的渣油分离为 7个窄馏分 ,并对各个窄馏分及其残渣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微型催化裂化反应器上考察了各个馏分油的催化裂化反应性能 ,将反应结果与抽出油的组成及性质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 ,超临界萃取技术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分离渣油的方法 ,分离出的各个窄馏分的裂化性能与抽出油的组成及性质密切相关 ,各个窄馏分的催化裂化反应性能随窄馏分抽出率的增大而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977.
研究了螺旋槽上游泵送机械密封的工作机理 ,分析了该密封端面间的液体运动规律并建立了用于计算机械密封端面内液体二元流动的雷诺方程。用有限元数值计算的方法得出了一定条件下螺旋槽上游泵送机械密封端面间液体的压力分布、开启力及上游泵送量等。计算结果表明 ,螺旋槽上游泵送机械密封端面液膜内的压力分布呈三维凸形曲面 ,该密封具有明显的流体动压效应 ,低压侧的流体向上游泵送到槽底直径处压力增至最大值。该密封稳定性较好 ,理论上能实现零泄漏  相似文献   
978.
改进型径向流磁流变阀压降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常规型径向流磁流变阀基础上设置导磁零件和不导磁零件,引导磁力线垂直通过未被利用的轴向液流通道,在未改变阀整体外形尺寸和液流通道总长度下,使常规型径向流磁流变阀同时具备有效径向和轴向阻尼间隙,得到一种改进型径向流磁流变阀.采用有限元法(FEM)仿真模拟以观察零件设置对磁流变阀的磁通量分布和压降变化的影响,并结合推导的磁流变阀压降数学模型评估磁流变阀性能.为了验证仿真结果,组建了磁流变阀压降性能测试平台,加工了同样结构尺寸参数的改进型和常规型径向流磁流变阀,并进行实验对比分析.实验数据表明:同样结构参数和磁场参数下,电流为1.8 A时,常规型径向流磁流变阀压降为3 MPa,而改进型径向流磁流变阀压降可达4 MPa,压降有效增加了33%,从而使磁流变阀应用范围进一步得到拓宽.   相似文献   
979.
了解超临界CO2、CH4在页岩纳米孔内传输行为,是研究页岩储层超临界CO2注入能力、注入后时空分布以及提高页岩气藏采收率的基础。选用渗透率小于100 nD的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基块岩样,利用岩芯流动实验装置,通过监测岩芯入/出口端气体压力与混合气体(CO2、CH4)浓度变化,对比了页岩纳米孔内超临界CO2、CH4传输能力,分析了传输能力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页岩纳米孔内超临界CO2压力传递速率明显小于CH4,实验结束后岩样入口端二元混合气体组分中CH4百分含量显著降低,证实页岩纳米孔内超临界CO2传输能力显著低于CH4,主要原因是超临界CO2吸附能力更强、扩散-渗流能力更小以及超高密度特性表现出的非混相、活塞式驱替行为。基于以上认识,选择某些压裂段注入超临界CO2,而其他压裂段作为生产段,比单井"吞吐"方式(即注入-焖井-开井生产)更有利于驱替置换页岩纳米孔内游离态甲烷。  相似文献   
980.
采用实验室已经筛选出的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考察发酵培养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进行絮凝性能测定。测定结果表明,菌株H5为Acinetobacter baumannii strain,发酵培养36 h时,其絮凝率可达到65.7%。采用絮凝菌与PAC复配的方法处理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并且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处理过程进行了优化。设定响应值为COD去除率,根据响应值的分布情况确定最佳絮凝条件为:絮凝菌H5的投加量10 mg/L;PAC浓度30 mg/L;慢速搅拌速度73 r/min;沉降时间40 min。最佳絮凝条件下,联合处理对压裂返排液中COD去除率为85.1%,浊度去除率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