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2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275篇
系统科学   155篇
丛书文集   112篇
教育与普及   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43篇
综合类   4133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78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介绍了一种面向对象的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存取机制,根据面向对象语义模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合于类、对象的存储模型以及一种可查询类层次对象和单类对象的复合对象索引机制,对象标识的选择便于对象的查询,在此之上实现了复杂对象的存储管理  相似文献   
82.
对一种可用于储存高温余热及电厂电网谷期电力的相变储能换热器装置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对装置在多种工况下工作进行了模拟实验,并用数值法从理论上求解了非稳态条件下相变储能换热器中凝固与强迫对流耦和的问题,分析了热交换流体入口温度、流量、相变材料厚度、流道长度等多种参数对装置换热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应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建拱坝数据库,确定拱坝体型厚高比,最小体积,最大柔度三个参数的统计模型,并对数座拱坝进行检验,得到比较一致的结果,提供的三个参数可拱设计人员在拟定拱坝体型几何参数和进行型优化设计时参考,并为宏观判断大坝安全性提供对比资料。  相似文献   
84.
结合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特点,从整个电力系统出发,采用随机模拟方法,分析计算了抽水蓄能电站人电力系统带来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5.
从理论上分析、引出并证明了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映射——ZL映射。从而构造了一个有主要应用的算法——ZL算法。并把它应用于解决磁盘存贮中的问题,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寻找数据的时间,提高了速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86.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储渗空间类型与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受组构控制角度总结出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存在着4类储渗空间,通过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与盐膏溶蚀有关的缝孔洞是同生期暴露大气水作用的产物,白云岩中与白云石溶蚀有关的缝孔洞则是同生期大气水与海水混合作用的结果。文章还进一步建立了各类储渗空间的形成演化模式,提出了它们的有利发育区段  相似文献   
87.
利用低温和气调对鲜荔枝作检疫杀虫处理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在O2含量约为1%~5%、CO2约5%~6%和在2℃低温下处理13d的气调和低温综合处理技术,可完全杀死人工接种在荔枝鲜果中的桔小实蝇(Bactroceradorsalis)的卵和幼虫.不影响荔枝鲜果的品质  相似文献   
88.
本文运用基于多极展开原理的Rayleigh方程,研究电流变液体系中的多极矩相互作用。计算了体心四方、六角密堆积、面心立方三种结构的有效介电常数,通过比较上述三种结构的有效介电常数与其临界体积比的比值,证明了电流变液由液相向固相转化后所形成的基态结构为体心四方。  相似文献   
89.
厌氧-好氧周期循环条件下厌氧磷吸收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厌氧-好氧周期循环反应器中,稳定运行阶段出现规律性的与生物除磷理论相悖的厌氧磷酸盐吸收现象.为此,从厌氧吸收磷、有机物的效果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厌氧有机物吸收能量来源等角度,对厌氧吸磷机理进行探讨.采用乙酸钠为主要有机基质,当进水P/COD从2/100增加到4/100,厌氧阶段磷酸盐的去除率一直稳定在50%-70%.在排除化学除磷的情况下,实验结果表明厌氧吸磷与厌氧吸收乙酸盐基质直接相关,而糖原又是有机基质吸收与胞内聚合物储存过程重要的甚至唯一的能量来源.通过对厌氧磷酸盐、有机物、糖原以及混合液中pH值变化的测定分析,初步推测厌氧吸收磷酸盐是当胞内无可利用的磷源时,糖原分解对磷酸盐的需求,并通过敏感于pH值变化的磷载体蛋白,将胞外液相中的无机磷酸盐运输到细胞内部。  相似文献   
90.
变风量空调系统中基于预测的末端再热控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多区域变风量空调及其控制系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优化的新风控制策略———基于预测的末端再热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预测的方法对系统实施前馈控制,使用末端再热器调整区域的送风量,从而能够合理地分配新风.仿真结果表明,该新风控制策略与最大新风比控制策略相比,可以使系统保持较小的总新风吸入量,通过有效地控制各区域新风的配给,在保证各区域新风要求的同时,节约系统的能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