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9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通过对等高线与土地利用图的处理,建立了数字高程模型和土地类型数据库,提出了一种在大范围复杂地形条件下雷达地面归一化后向散射系数的估算方法。与实测数据对比,显示了这种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科学通报(英文版)》1998,43(23):1950-1950
ERS 1 WSC data were obtained by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he distributive characteristics of radar backscattering coefficient image of China land surface are analyzed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presented. The capability of ERS 1 WSC data for monitoring land surfaces i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dar backscattering coefficient images can reveal the natural landform features of China land. Using the WSC data can discriminate six types of major land coverage, including evergreen vegetation and snow covered region, vegetation and crops, mountains, grassland, desert and grassland, desert. On the whole, the radar backscattering coefficient image of China land is the synthesis of the vegetation map and terrain map. Statistical study of the typical terrain shows that the radar backscatter coefficients of China land range from -29 dB to -5 dB. The lowest value corresponds to the deserts of Badain Jaran, Takla Makan, and Tengger. The highest value corresponds to snow covered regions of Himalaya Mountains and Tianshan Mountains.  相似文献   
13.
聚合物极化的非马尔可夫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聚合物极化是典型的非马尔可夫过程,其中存在极化强度等于零而与温度或时间均无关的原始态.由此以后经历的过程,只要温度不太高而电场不太强,体系的热平衡极化性质确定并和弱场有线性关系而同以前的历史无关,但必须计及由原始态起的全过程的记忆效应.聚合物的动态极化性质,只能在全过程中以经历过的不同热平衡态隔开的每个片段中分别研究,不同片段的动态过程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规律.给出了研究非马尔可夫过程的实验和理论方法实例  相似文献   
14.
选择不同的靶温进行高能大剂量氧离子注入,并进行了高温退火。利用离子背散射技术、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掠角 x 射线衍射分析样片,发现:低温下注入能产生非晶层,退火后有多晶硅生成。提高靶温能有效地减小损伤,特别是440℃注入的样片经过退火表面硅层很接近未注入硅片。  相似文献   
15.
黄渤海悬浮颗粒物散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悬浮颗粒物的散射特性,用以描述水体固有光学特性。【方法】利用2014年11月黄渤海海区航测数据,分别选取555nm和532nm作为参考波长,建立悬浮颗粒物散射及后向散射的光谱模型,并对模型拟合效果进行检验;此外,还建立了悬浮颗粒物散射参数与水体组分浓度的关系模型。【结果】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光谱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MAPE)分别在60%和35%以内;散射参数与悬浮颗粒物质量浓度模型MAPE的最小值仅为15.0%。【结论】黄渤海颗粒物散射特性主要由非藻类颗粒物主导。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油水平井衰竭式开发产量递减变化规律可分为3个阶段:一是初期稳产阶段,主要受人工裂缝周围体积压裂未返排液补充能量的影响;二是递减较快阶段,由压裂未返排液能量补充向溶解气驱的转化过程;三是稳定递减阶段,主要受溶解气驱的控制,基本符合双曲递减规律。在这些基本规律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开发试验效果评价,确定合理的水平井体积压裂衰竭式开发关键技术参数:井距500~600 m,人工裂缝段间距90 m;排量10~12 m3/min,单段入地液量和加砂量分别约为1 100和100 m3;生产流压在初期稳产阶段略大于饱和压力,递减较快阶段略低于饱和压力,稳定递减阶段保持不低于饱和压力的2/3;致密油示范区水平井初期单井产量达到周围定向井的8~10倍;年累积产量达到同样面积直井的1.4~1.8倍,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掺铒光纤激光器输出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掺铒光纤激光器的输出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中观察到随泵浦能量增加,激光器由连续运转变为脉动输出(微秒量级),继续增加泵浦能量,在展开的脉冲包络中观察到了纳秒调制信号,其密度小于2ns,用离子对交叉驰豫模型及光 的非线性效应-受激布里渊散射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并评述了激光历史中受激发射、粒子数反转、谐振腔、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等重要理论和器件的起源、历史背景和演变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热刺激电流技术是研究聚合物驻极体内荷衰减及贮存的有力工具,用分压技术使补偿运算放大电路能够测量10^13A的电流。整套有在-190-160℃,按0.5-4℃/min均匀升温,实际测量了聚丙烯的热刺激电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