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6篇
系统科学   74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98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7 毫秒
21.
特殊工况下的ABS控制算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保证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在特殊工况下的控制效果和可靠性,研究了不平路面制动、低速状态制动、转向制动、过沟坎制动4种典型ABS特殊工况,根据特殊工况的识别、控制量计算补偿和控制流程调整的思路,提出通过轮加速度信号识别路面不平度的不平路面补偿控制算法、上升下降沿同时采样的低速补偿控制算法、转向识别补偿算法和沟坎识别防止ABS误动作补偿算法.经过实车试验验证,该算法实用性好,能保证ABS在几种典型特殊工况下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2.
现有的驱动轮传感器采用的是单相光电式,分辨力低、抗干扰能力差,且不具备判向功能。在诸如瞬时滑转率测试等分辨力要求比较高的情况下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对其进行了研究,采用先对传感器信号进行格雷码编码,然后,再进行处理的方案,设计出了具有高分辨力(提高了32倍)的驱动轮传感器,不担提高了抗干扰能力,并使其具有判向功能,同时,也简化了码盘的加工和制作。  相似文献   
23.
系统地介绍了低速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规律.分析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法,目的是加深对此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24.
轿车转向杆系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转向杆系的设计对轮胎的磨损和车辆的操纵稳定性都有一定的影响。在对轿车转向杆系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中,运用位移矩阵法对MacPherson式悬架和齿轮齿条式转向系统的转向杆系进行了空间运动学分析,给出了前轴内、外轮转角关系的计算方法。综合考虑转向速比、轮胎的磨损及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要求提出了优化目标函数,并采用可变容差法进行求解。开发了悬架的运动分析及转向杆系的优化设计程序。运用该程序对一例实际车型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试验值符合较好,表明该优化设计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双横臂独立悬架转向梯形机构断开点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D-H坐标系建立双横臂独立悬架四杆机构各杆的杆坐标系,求出各个杆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对双横臂独立悬架进行位移分析,确定车轮跳动时前束变化量的关系式,同时考虑汽车在转向时,内外车轮转角应尽可能地符合Ackerman转向几何条件。综合这两个关系求得转向梯形断开点位置的确定方法、通过实例验证了这个方法的有效性。此法简单明了,易于编程。  相似文献   
26.
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逻辑电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为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实现对电机有效的控制与保护,介绍一种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逻辑电路.电路采用两组场效应管(VMOS管)作为功率开关器件,并组合门电路与正反转控制电路可方便、可靠地实现对功率开关的控制,解决正、反向开关的“错位”问题.采用脉宽调制电路和过电流保护电路,通过调整输出扭矩可达到理想的助力效果并防止电机损坏.并对该电路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简单、可靠、可行.  相似文献   
27.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在建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应用控制理论推导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稳定性判断条件,分析讨论了影响系统稳定性的结构参数等因素,指出了各影响因素的相应解决办法,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及控制器的设计与改进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对于一个设计定型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各机构部件的许多参数很难改变,可以采用改变电子控制单元中助力增益的方法来使系统稳定工作,即在控制器设计中采用较小的助力增益,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8.
李继光  罗晓玉 《河南科学》2004,22(2):175-178
根据冲击压实机冲击轮下落阶段的运动分析及冲击轮动力参数的多目标优化模型[3],运用MATLAB软件对其进行优化处理,化多目标优化问题为单目标优化问题,解得的最优解即为该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有效解,使得优化后的冲击轮动力性能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均有较大的改善,水平方向上速度的变化幅度减小,由2.4%减为1.2%;垂直方向上冲击速度得到较大的提高,由1.8m/s增加到2.83m/s。  相似文献   
29.
Introduction Diamond likecarbon(DLC)coatingshavebeen increasinglyappliedtomechanicalcomponentsandpartsduetotheirveryattractivemechanical,chemical, physical,electricalandopticalpropertiessuchashighdegreeofhardness,extremelylowfrictionalcoefficient, highwear resistance,highthermalconductivity,highmodulus,chemicalinertnessandlowdeposition temperature[1].AsshowninFig.1,DLCismadeofcarbon andhydrogenanditsstructureisamorphousorquasi amorphous,whereasdiamondandgraphitearemadeof carbonbuttheirstru…  相似文献   
30.
四轮转向汽车路径跟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径跟随控制是汽车实现自动驾驶的重要工具,已在前轮转向汽车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前轮转向汽车的路径跟随控制不完全适用于四轮转向汽车.对此,基于横向误差,提出一种四轮转向汽车路径跟随模糊控制算法.首先,建立响应面模型作为优化目标函数.然后,利用遗传算法对模糊控制器进行优化设计.最后,通过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实验,对该算法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路径跟随横向误差得到有效降低,车身质心侧偏角也控制在0.6°以内.该算法能够实现精准的路径跟随,并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