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05篇
  免费   1471篇
  国内免费   1365篇
系统科学   889篇
丛书文集   711篇
教育与普及   584篇
理论与方法论   66篇
现状及发展   205篇
综合类   30559篇
自然研究   27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244篇
  2022年   407篇
  2021年   461篇
  2020年   426篇
  2019年   384篇
  2018年   375篇
  2017年   602篇
  2016年   672篇
  2015年   900篇
  2014年   1238篇
  2013年   983篇
  2012年   1679篇
  2011年   1791篇
  2010年   1271篇
  2009年   1675篇
  2008年   1617篇
  2007年   2209篇
  2006年   2046篇
  2005年   1819篇
  2004年   1638篇
  2003年   1405篇
  2002年   1251篇
  2001年   1040篇
  2000年   975篇
  1999年   776篇
  1998年   693篇
  1997年   650篇
  1996年   555篇
  1995年   464篇
  1994年   487篇
  1993年   420篇
  1992年   385篇
  1991年   365篇
  1990年   299篇
  1989年   264篇
  1988年   217篇
  1987年   157篇
  1986年   75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3篇
  1955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0 毫秒
991.
为了改善水凝胶的强度,通过端丙烯酸酯基阴离子型聚氨酯(PU)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MAEBDAC)的共聚交联,合成了系列两性水凝胶(简称L1—L5)。采用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分析了阴阳离子摩尔比为0.3/1(样品L1)、1/1(样品L3)和1.3/1(样品L5)的干凝胶,结果表明,两组分间相容性良好。处于等电点的样品L3中没有微孔结构,且其可冻结水含量仅为总溶胀水量的11.7%,而在样品L1和L5中均具有微孔结构且可冻结水含量增至50%。研究pH响应性表明,水凝胶的响应行为取决于凝胶中过量电荷的性质,外加电介质对样品L3的吸水能力影响较小。凝胶强度随聚氨酯链段的引入而提高。  相似文献   
992.
燃气流量低频脉动下的火焰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种可降低天然气高温燃烧过程中NOx生成量的脉动供燃料燃烧技术,研究了一个采用燃气流量脉动燃烧方式的射流扩散火焰。采用纹影和直接摄像手段观察了在燃气流量低频率(10Hz以下)脉动工况下的火焰特征及其变化,分析了火焰长度脉动特征和火焰内部结构的周期发展过程。研究发现:火焰内部结构的周期发展过程包括高速(波峰流量)燃气脉冲冲出、增长、燃气惯性冲出、回吸、低速(波谷流量)和高速燃气脉冲的分离、低速脉冲的增长等阶段。其中低速和高速燃气脉冲的分离是单火焰燃烧不稳定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3.
酚醛树脂结构对树脂砂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树脂砂的强度 ,分别在 p H=14、p H=8和p H =3下 ,合成 3种碱性酚醛树脂 ,采用氢核磁谱图 (1 HNMR)和红外谱图 (IR)分析了树脂分子结构 ,并将所合成的树脂应用于 CO2 气硬冷芯盒中。结果表明 ,在 p H=14下合成的树脂分子中具有大量活性羟甲基且部分苯环以甲醚桥相连 ,其树脂砂具有较高的即时强度与终强度 ,其中最大初强度为 0 .6 4 MPa,终强度为 0 .80 MPa。在 p H=8下合成的树脂分子中虽存在大量活性羟甲基但苯环间基本上以亚甲基桥相连 ,其树脂砂抗拉强度较低。而在 p H=3下合成的树脂中基本没有活性羟甲基 ,其树脂砂即时强度最低  相似文献   
994.
用Markov过程模型,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迁进行模拟与研究,通过农村劳动力系统的Markov转移概率的估计,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转移状况进行了实际分析。并借此分析,提出了可供选择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95.
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现浇钢筋混凝土圈过梁收缩裂缝控制问题。分析了裂缝间距与梁配筋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依据过梁净跨度确定圈梁的最低配筋率以控制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6.
针对6-DOF并联机器人的非线性和强耦合特性,首先将机器人模型化为正则型,然后对每个子系统设计了变结构控制器,即构成分散变结构控制系统。该控制器实现了对系统的镇定和解耦。仿真结果证明了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7.
低温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疲劳试验和极限承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钢-混凝土结合梁在青藏铁路上的应用情况,模拟青藏铁路线的温度环境,用专门研制的低温设备(最低温度能保持在-50℃以下),对由14MnNbq钢构件、直径为22 mm的栓钉(下称ψ22栓钉)和强度等级为C50的混凝土组成的钢-混凝土组合件作了低温疲劳试验和极限承载力试验.试验中,考虑了钢板的轧向和环境温度变化等因素对组合件承载力的影响,研究了低温下ψ22栓钉的破坏形式,疲劳承载力和极限承载力等问题,并将低温下的试验结果同常温下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等荷载下,ψ22栓钉在-50~0℃的低温环境下疲劳寿命比在室温下的疲劳寿命长,且有温度越低,抗疲劳性能越强的趋势;钢板轧向对栓钉疲劳寿命影响很大,但对栓钉极限承载力没有明显影响;14MnNbq钢材质优良,转变温度低于-50℃.在温度为-50℃时,栓钉焊在14MnNbq钢板上对钢板材质无影响.  相似文献   
998.
长玻璃纤维增强PET复合材料界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PET在玻璃纤维表面的接枝反应,将长玻璃纤维增强PET热塑性复合材料的预浸料进行热处理,用短粱三点弯曲测定了长玻纤增强PET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手段对增强纤维表面的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热处理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粘合强度,而此良好的界面粘合强度源于PET分子链在玻璃纤维表面的接枝反应。  相似文献   
999.
采用基于后推与模糊滑模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移动机器人的变结构状态反馈控制器,实现了对道路跟踪侧向误差的渐近镇定控制.应用Lyapunov定理推导了移动机器人满足非完整性约束的时变光滑状态反馈镇定控制律;将状态控制区域分为远离奇异点的稳定工作区域与含有奇异点的非稳定区域2部分.设计模糊控制嚣来控制移动机器人的状态从非稳定区域向稳定区域转变,并采用移动机器人Amigobot作为实验平台验证了控制器设计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侧向误差较大时,模糊控制器确保移动机器人在稳定区域内沿着模态切换线减小误差;当侧向误差较小时,时变光滑状态反馈控制实现对移动机器人的平稳镇定.在控制器设计中,将移动机器人的平移速度视为渐变参数,根据侧向误差能量函数的变化进行模糊自适应调节.  相似文献   
1000.
Mesocarbon microbeads (MCMB) with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 excellent sphericity and no obvious conglutination have been prepared with a coal tar pitch containing quinoline insolubles (QI) as the raw material. Optical mic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re used to examine the structure of the MCMB. It has been found that SEM technique shows the structural information of MCMB clearly in the form of micrographs even when the structure of MCMB is complex, while the optical technique is useful for analysis of the regular structure of the mesophase spheres but cannot be effectively used to analyze either the complex structure of the green MCMB or the structures of the further heat-treated one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rbon layers, the structures of the as-prepared MCMB in the present experiment could be classified as (I) Parallel Layer type structure and (2) Bent Layer type structure with the carbon layers gathering at one or two points in the MCMB. In the experiments, SEM is also utilized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es of MCMB that are heat-treat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MCMB without any further heat-treatment show no layered-carbons, while the ones heat-treated at temperaturehigher than 1000℃ exhibit obvious layered carbons across their sections. When increasing the heat-treatment temperature, the carbon layers become thinner and flat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