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3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76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50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3篇
综合类   164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81.
探究了还原剂盐酸羟胺、硼氢化钠对于纳米金颗粒的形貌、粒径分布的影响,用紫外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还原得到的纳米金形貌和粒径进行了表征,并用对硝基苯酚转化为对氨基苯酚的模板反应评价了其催化性能.结果显示,单独以盐酸羟胺为还原剂时,在实验条件下不能将三价金还原为Au0;以盐酸羟胺、硼氢化钠依次为还原剂制备的纳米金基本呈球形,粒径较小,平均粒径为4.0 nm,粒径分布均匀、转化频率(TOF)高、催化效果最好.其中硼氢化钠不仅为盐酸羟胺提供了碱性环境,同时起到了一定的还原作用.  相似文献   
982.
以硅酸乙酯和钛酸丁酯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得相应的TiO2/Si02材料凝胶,再通过静置、干燥、煅烧等方法制得相应的纳米TiO2/SiO2材料粉体,并研究了在不同震荡时间、不同吸附剂用量、不同吸附温度下纳米TiO2/SiO2材料对铬离子的吸附性。  相似文献   
983.
运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在生理酸度pH1.81以及不同温度(288 K,298 K和308 K)条件下胃蛋白酶与苯唑西林钠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苯唑西林钠对胃蛋白酶有强烈的荧光淬灭作用,且是动态淬灭类型.计算在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K、结合位点数n.由热力学参数ΔG0,说明结合过程是自发进行的.利用同步荧光光谱考察了苯唑西林钠与胃蛋白酶相互作用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构象变化.通过F?rster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确定了苯唑西林钠在胃蛋白酶中与色氨酸残基之间距离R为0.64 nm.  相似文献   
984.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HA粉体.采用造孔剂法,首次利用Na Cl作造孔剂,将纳米HA粉体和Na Cl颗粒按一定比例混合压制成型,经高温烧结制备出多孔含Na Cl的HA材料.利用XRD、SEM、EDX手段研究多孔HA的组成成分、微观形貌、孔径尺寸及孔隙率.研究结果表明:Na Cl是比较理想的造孔剂材料,可制备孔隙率、孔径尺寸、形貌可控的多孔材料.造孔剂含量为30%,尺寸在160~200目时,造孔效果最好;在烧结温度1200℃烧结时,Na Cl会与HA发生反应,生成Ca5(PO4)3Cl,Ca9.54P5.98O23.58Cl1.6(OH)2.74等新的物相.  相似文献   
985.
采用分次分步加料一锅煮合成法,以间甲酚和酸化的木质素磺酸钠来改性制取新的酚醛树脂胶粘剂.研究了酸化反应的时间,合成温度及投料比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酸化反应2.5h,合成温度100℃,n(甲醛):n(苯酚+木质素)=0.75:1,n(问甲酚):n(苯酚+木质素)=0.10:1,n(木质素):n(苯酚+木质素)=0.30:1时含游离醛质量分数为0.10%,游离酚质量分数为0.25%,黏度0.38Pa·S,粘合强度2.0MPa,最后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胶粘剂进行结构测试.  相似文献   
986.
为改善铝氢化钠(NaAlH_4)的储氢性能,以过渡元素和稀土元素X单质(X=Sc,Ce,Pr,Sm)、NaH和Al为反应物,基于预球磨和加氢球磨两步制备方法,原位合成被掺杂的NaAlH_4。XRD分析结果显示NaAlH_4合成效果很好,放氢也很彻底。吸放氢性能测试显示,添加Sc情况下首次放氢量最高(达5.2wt%,达到理论容量的99%),并且有最好的吸氢动力学。添加稀土单质时的容量保持率都明显高于添加Sc的情况,其中添加Sm情况最好;添加Ce情况下起始放氢温度(90℃)最低,吸氢动力学是3种稀土元素中最好的,但其最大放氢量最低。这4种单质没有一种能在所有性能都位居最优。基于本文所采用低剂量单质掺杂剂原位合成的NaAlH_4表现出良好的储氢性能,主要是因为球磨过程中单质添加剂能与基体产生反应,原位产物能与基体形成紧密耦合,甚至从体内激活基体,从而获得良好的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987.
碳基负极材料比容量低,无法满足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为了进一步寻找高容量长循环寿命的电池负极材料,采用水热反应法制备了自支撑CoMoO4负极,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流充/放电等技术对比研究了材料在锂/钠离子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CoMoO4负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首次可逆比容量为1 403.6 mAh/g,首次库伦效率为146.5%,在100 mA/g电流密度下经50次循环后仍然高达793.6 mAh/g;而CoMoO4负极在钠离子电池中首次可逆比容量仅为314.2 mAh/g,但经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仍有76.4 %.该自支撑负极无需导电剂和粘结剂,电极材料与泡沫镍结合力强,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988.
以酸性紫FBL为降解目标,采用亚硫酸钠-Fe(Ⅱ)-溶解氧体系产生的硫酸根自由基(·SO4-)降解酸性紫FBL脱色,比较了不同体系的降解脱色性能,考察了pH值、Fe~(2+)浓度、SO_3~(2-)浓度、空气流量、酸性紫FBL的初始浓度对降解脱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为:pH=7.0,Fe2+浓度为0.75 mmol/L,SO_3~(2-)浓度为1.25 mmol/L,空气流量为0.70 L/min,污染物浓度为128 mg/L。经过40 min的降解脱色,酸性紫FBL溶液的脱色率可达到94%以上。  相似文献   
989.
调查我国畜禽饲料资源中钠含量的分布,为合理利用饲料资源及精准配制畜禽饲粮提供科学依据。对采自全国30个省(市、区)的3 853个主要饲料原料样品中的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类别饲料原料中平均ω(Na)(钠的质量分数)变化范围为47.9~9 179 mg/kg。钠含量分布规律为:动物性蛋白饲料矿物质饲料牧草类秸秆类谷物加工副产品植物性蛋白饲料谷物籽实。同一类别内不同饲料原料之间钠含量也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以省(区)为单位,对玉米、小麦、豆粕的钠含量进行地区间比较,发现饲料原料的钠含量受到地区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大(P0.05)。根据我国各地猪、鸡常用的152个饲料配方所计算出的基础饲粮ω(Na)在71.5~271 mg/kg,远不能满足其正常营养需求,需要额外补给。研究表明:饲料原料中钠含量受种类及地区性影响较大,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的猪、鸡基础饲粮中背景钠含量较低,不能满足动物正常营养需求,需要额外补给。本调查结果对于生产者了解饲料原料中实际钠含量,精准配制饲粮,以确保动物的健康及高效生产,降低饲料成本及减少钠元素排放对环境的污染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0.
水热法制备不同形貌铌酸钠纳米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铌酸钠(NaNbO3)室温下是一种类钙钛矿结构的反铁电体(反铁电范围为-100~+360),具有强电场诱发的铁电性,是一种很好的压电介电材料[1]。合成铌酸钠的主要方法有传统固相法[2]、聚合物前躯体法[3]和溶胶-凝胶法[4],由于这些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得不到结晶良好的固体铌酸钠。水热法制备的铌酸钠粉体具有操作方便,工艺流程简单、颗粒团聚程度轻、粒径分布窄、晶体纯度高、晶体发育完整等优点,由于整个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