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1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220篇
系统科学   81篇
丛书文集   82篇
教育与普及   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327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0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现场总线网络通信模型中的逻辑链路层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针对现场总线网络的实时应用特征,构造以LAN为基础的FCS网络通信模型,目的是研究LLC子层中FBCOS,FBCLS,优先分配,RTVC和预约等时间约束,解决传统LAN所无法解决的实时连接问题,保证其实时应用的可靠完成.结合上述目标构造了实时意义下面向链接、无链接、优先分配、虚电路和预约等老概念新方法,对其时间限定范围从简单最佳效果送取需求到一般限定性需求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不但实现了时限需求消息集的规划算法,而且保证了该需求被实时应用所满足  相似文献   
72.
通过对某48层筒中筒结构在35层处设置刚性层效果的计算分析,提出筒中筒结构设置刚性层的作用机理在于提高翼缘框架的轴向抗侧作用,影响设置刚性层效果的主要因素在于外框筒裙梁刚度  相似文献   
73.
本文分析研究了砂在铸型中的成型条件及光洁内表面的形成机理,并对比研究了覆膜和呋喃自硬砂在铸型内表面形成均匀覆砂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一种典型陶瓷材料──Al2O3-TiC陶瓷的电火花线电极切割加工试验,分析在不同的工作液、不同的电加工参数下,对试件变质层厚度的影响,提出了减小变质层厚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75.
利用电势阶跃法和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中性红的氧化还原反应,并测定出标准电极电势E=0258(vsNHE),电子转移数n=2以及还原态离解常数pKa1=518,pKa2=603,推测了中性红在水溶液及非水溶液(二甲亚砜)中的电极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76.
利用二乙撑三胺五醋酸(DTPA)与111InCl3制成了放射性药物111In-DTPA.对111In-DTPA进行活性测定、放射化学纯度分析、动物体内分布试验和人体脑肿瘤扫描显像试验的结果表明,111In-DTPA是一种理想的可作为核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脑扫描显像剂  相似文献   
77.
本文报告了应用表面增强技术将薄层色谱与NIR-FT-Raman光谱联用,获得中草药有效成分槲皮素、金丝桃甙光谱新方法的研究,研究表明,在薄层原位仅3μg样品,就可获得分子主要的振动特征谱带,文中分析了两种分子结构相似的黄桐醇谱图的差异,阐明了应用表面增强技术将薄层色谱与NIR-FT-Raman光谱联用对中草药化学成分进行高灵敏度检测的原理与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78.
79.
研究了有源层a-Si∶H的厚度对a-Si∶HTFT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Si∶H层的厚度对a-Si∶HTFT的静态特性(如开/关态电流比、阈值电压等)有较大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这是由于钝化层固定电荷在有源层背面引入了背面空间电荷层造成的.详细分析了背面空间电荷层对a-Si∶HTFT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个a-Si∶HTFT有源层厚度优化设计的下限值,理论与实验相符合  相似文献   
80.
本文进行了玉米高温薄层干燥试验,分析应力裂纹的形成机理,探讨干燥条件对应力裂纹生成和发展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应力裂纹的形成与干燥、冷却和储存过程中升温、降温及水分迁移有关,尤其是干后玉米内部水分的重新均匀化过程.籽粒内部的水分梯度造成的籽粒不同组成部分受压和受拉是产生应力裂纹的主要原因。应力裂纹仅仅是内部裂纹,只在胚乳中存在,沿着淀粉颗粒边缘发展.干燥介质温度、速度和样品的初始及终了水分对应力裂纹的发生和发展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