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0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50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53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34篇
综合类   126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在pH 2.8~4.5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1,10-邻菲哕啉(phen)与Zn(Ⅱ)形成二价螯合阳离子后,通过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力与曙红Y(EY)阴离子反应形成Zn(Ⅱ):phen:EY为1:2:2的离子缔合物,导致体系的荧光猝灭,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增强,共振rayleigh散射(RRS)显著增强,且在一定范围内Zn(Ⅱ)浓度与荧光、散射强度均成线性关系,其中RRS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检出限可达0.49 ng/mL.研究了该体系的光谱特征,考察了RRS法最佳的反应条件、灵敏度、选择性及分析应用,并初步探讨了该三元体系的反应机理和RRS增强的原因,据此发展了一种用RRS技术灵敏、简便、快速测定Zn(Ⅱ)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2.
为研究纤维和矿渣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选择聚丙烯纤维和矿渣作为外掺料,系统研究再生骨料掺量、外掺料掺配方式及含量对再生混凝土力学和收缩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借助SEM扫描电镜,着重分析纤维和矿渣复合改性材料对再生混凝土的微观改性机理.结果表明:掺加矿渣后,混凝土早期力学性能影响不大,后期略有提高,而混凝土吸水率和收缩性能改善显著;掺加纤维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弯拉强度等力学性能,对吸水率和收缩性能也有显著改善;掺加纤维和矿渣复合改性材料可显著改善混凝土各项物理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93.
运用灰色理论建立了在冻融循环条件下再生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GM(1,1)预测模型。根据已有的试验数据,基于GM(1,1)预测模型,预测其他冻融次数下再生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再根据模型预测数据,预测实际自然情况下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寿命。计算分析表明,GM(1,1)的抗冻性模型的方差比C均小于0.35,小误差概率p均大于0.95。根据试验数据推导出的预测模型精度高,可用于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动弹性模量预测和分析。当再生骨料掺量为60%时,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达到最佳。从宜昌地区来看,其抗冻使用寿命可达183年。  相似文献   
994.
以日处理药渣量250 t的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的中药渣气化循环利用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生命周期评价(LCA)软件Simapro(V8.1.1),定量计算250 t药渣处理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负荷,并与同功能单位下传统的中药渣填埋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药渣气化循环利用系统明显优于传统的中药渣填埋系统,尤其在资源消耗方面.研究结果为中药渣气化循环利用系统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5.
纳米微晶碱式碳酸锌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ZnSO4·7H2O和NH4HCO3为原料,掺入一定质量的MgSO4·7H2O,制备纳米微晶碱式碳酸锌粉体.分析Zn、Mg元素的质量分数,通过XRD检测粉体晶粒度.结果表明,少量Mg的掺入可降低碱式碳酸锌的晶粒度,随Mg的质量分数增加,Zn的质量分数依次减小,粉体晶粒度也呈减小趋势;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粉体的晶粒度逐渐增大;加快搅拌速度,粉体的晶粒度减小.得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是Mg的质量分数1.11%~1.36%,反应温度60 ℃,搅拌速度350~400 r/min.在此工艺下,可制得Zn的质量分数为56.18%,Mg的质量分数为1.31%,晶粒度为9.5 nm的碱式碳酸锌.  相似文献   
996.
采用强磁场复合交变电流方法细化Zn-20%Bi过偏晶合金的显微凝固组织,研究了磁感应强度、电磁振荡强度和交变电流频率对Zn-20%Bi过偏晶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随着磁感应强度的增加,合金组织中第二富Bi相粒径逐渐得到细化;随着电磁振荡强度的增加,富Bi相尺寸先减小后增加;随着交变电流频率的增加,富Bi相尺寸也是先减小后增加,存在一个最佳频率。并解释说明了各因素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997.
以多氮杂环配体二吡啶[3,2-a:2',3'-c]并吩嗪(DPPZ)和[2,3-f]吡嗪并[1,10]菲罗啉(Pyphen)为配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两个配合物[Zn(DPPZ)2SO4]·2H2O(1)和[Cd(Pyphen)2Cl2](2),利用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都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都为C2/c.配合物1的晶胞参数为:a=17.500 7(9),b=7.234 4(5),c=23.182 2(14),β=94.942(5)°,V=2 924.1(3)3,Z=4;配合物(2)的晶胞参数为:a=8.509 8(17),b=12.524(3),c=22.683(5),β=95.31(3)°,V=2 407.0(8)3,Z=4.配合物(1)和(2)均为零维结构单元,配合物(1)的单元之间通过π-π堆积作用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的配位单元之间通过Pyphen配体的π-π堆积作用构筑成一个二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998.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具有特殊的三维空间结构,复合氧化锌晶须的良好综合性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的大量的国内外专利,从其制备方法、热点应用领域的研究状况以及改性方法3个方面对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总结,使得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的发展潜力得到充分的展现,并且指出今后四针状氧化锌晶须技术在专利保护上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9.
 氧化锌的生产可分为火法和湿法两种工艺,法式氧化锌生产工艺是火法间接氧化锌生产的一种重要工艺。本文以浙江某厂的一台氧化锌法式圆炉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该窑炉的加热工艺及结构进行优化,并通过改造实施进行验证,有效提高了氧化锌法式圆炉的热效率,增加了窑炉的使用寿命。通过对法式圆炉燃烧井及燃烧空间的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燃烧器型式及燃烧井结构的变化对窑炉温度场、流场及气体浓度场等的影响,据此提出了合理的优化改造意见,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依据模拟结果对法式圆炉进行节能技术改造,首先将燃烧器型式由大气式改为预混式,并采用空燃比例调节装置,控制天然气和助燃空气的比例及混合程度;其次将炉窑燃烧井由竖直结构改为扩口结构。技术改造之后,生产每吨氧化锌的天然气单耗由240Nm3降至192Nm3,日节约天然气360Nm3;内外坩锅寿命由3个月提高至6个月;每个生产周期氧化锌平均产量由7.5t/d提升至8.0t/d,单台窑炉的年经济效益可达50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000.
以金属盐Zn(CH,CO2)2·2H2O与2,4-氨-6-(2-吡啶)-1,3,5-三嗪(daptz)配体通过混合溶剂挥发法合成了单核锌配位化合物[Zn(daptz)2(CH3COO)(CH3CH2O)]·2CH3OH,并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配合物属单斜晶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