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1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8篇
系统科学   26篇
丛书文集   68篇
教育与普及   2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20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针对混凝土泵车臂架布料机构特点,对其进行了折叠方式分析,研究了臂架布料杆倍角运动机构,实现了布料机构位姿仿真,给出了包络图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72.
三台多模激光强度的混沌同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空间耦合的三台多模激光阵列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当系统的泵浦受到调制时,在一定的参数范围内,第一台激光和第三台激光输出的总强度之间会出现很好的混沌同步,两台激光的对应模式之间也出现相应的混沌同步,但不同模式之间则是完全的混沌状态,而第一台、第三台激光与第二台激光的输出强度之间则没有混沌同步现象出现.每台激光的各个模式强度之间存在模式竞争现象,通过李雅普诺夫指数也可以看出系统处于混沌状态,  相似文献   
73.
径流叶轮静态和固有频率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一种用三维实体单元模型分析径流叶轮静态和固有频率的方法.采用MSC公司的Ratran软件进行前后处理,Nastran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得到较为精确的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分析模型可以精确直观地反映叶轮的静态和固有频率状况,为工程中实际叶轮的固有频率和强度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离心泵叶轮内部清水湍流的动态大涡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旋转坐标下的单相液体湍流的二阶双系数动态亚格子应力大涡模拟模型并加以验证。考虑亚格子应力的对称性和量纲一致性 ,在基于应变率张量和旋转率张量的不可约量及 Smagorinsky模型和亥姆霍兹定理的基础上 ,提出亚格子应力应表示为可解的应变率张量和旋转率张量的函数。在贴体坐标系下 ,利用交错网格系统和有限体积法离散湍流控制方程 ,采用 SIMPL EC方法求解方程。水泵叶轮中湍流的流速分布规律和压力分布等计算结果都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从而证明了此模型的可行性 ,以及计算方法和程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5.
介绍了在不同的运行工况下磁力驱动离心泵隔离套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并给出了隔离套的设计计算公式及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76.
一种新型径向柱塞泵的比例排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一种新型径向柱塞泵的液控伺服变量机构,设计了直动式比例减压阀,完成了柱塞泵的电液比例排量控制,并建立了系统的传递函数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77.
高比转速混流泵叶轮设计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基于二元理论,用FORTRAN语言编程实现了高比转速混流泵叶轮的水力设计.给出采用流线迭代法求解轴面流动,应用逐点积分法进行叶片绘形,在轴面上进行叶片加厚和在保角变换平面上进行叶片头部、尾部修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讨论了轮毂比、速度矩分布函数、叶片进出口边位置等对设计计算结果的影响.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设计效率,具有设计计算精度高、得到的叶片表面光滑、叶片表面数据齐全、便于数控机床加工制造等特点,为高比转速混流泵系列叶轮的研发提供了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78.
针对在电力工业生产中,各类水泵品种多、耗电量大的问题,文章采用调速驱动水泵的方式来降低水泵的电耗,并利用水泵的节能调节曲线来对其进行经济性分析,同时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来进行水泵的优化调度,改善了水泵运行的状况,提高了能源的有效利用率,使水泵高效、经济、平稳、安全的运行.所得结论对于我国电力生产部门的全局节能挖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9.
综合考虑液膜空化及质量守恒边界条件,构建了轴面微菱形织构油封模型,通过数值计算获得膜压分布和微菱形孔结构参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微菱形孔所引起的动压效应可使膜压场产生变化,从而影响密封可靠性、润滑特性和泵汲效应;通过改变结构可控制泵吸方向、稳定液膜和减小摩擦。为提高稳定性和泵汲效应,并降低泄漏和磨损,选用半轴比γ=0.4~0.6、孔深h1=1.5~4.5μm和微孔旋转角α=40°~50°轴面微菱形孔织构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80.
以945株食品源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ocytogens,LM)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的分子机制。采用KB法筛选出喹诺酮类耐药的LM,利用PCR检测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uinolone resistance-determining region,QRDR)的基因突变以及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plasmid-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PMQR)基因的分布情况,结合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和外排泵抑制剂利血平分析其外排泵的作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结合血清组对耐药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2株耐药菌株中gyrA、gyrB、parC与parE的QRDR均未发生氨基酸突变,且未检测到PMQR相关基因;而7株fepR基因发现新的氨基酸突变位点,其作用机制有待阐明;外排泵基因lde在耐药LM中皆有检出,78.1%(25/32)LM加入利血平后MIC值降低至原MIC的1/2以下,lde可能是导致LM对喹诺酮耐药的重要因素。血清组分析发现32株耐药菌株分属血清组I.1、I.2、II.1、II.2和III,MLST共分为10种ST型,其中ST87、ST9和ST8为优势株,具有一定的致病能力。结果表明,lde是LM产生喹诺酮耐药的重要因素,但LM潜在喹诺酮耐药分子机制仍有待阐明,同时其潜在的致病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