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1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4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以草酸与醋酸锌为原料,用室温固相合成法首先合成出前驱物二水合草酸锌,再经过460℃热分解2 h,得到纳米氧化锌.分别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硬脂酸钠对产物进行改性.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对产物进行物相分析及形貌表征,用分光光度计研究了其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性.结果显示改性的纳米氧化锌粒径在30~70 nm,其分散性能明显好于未改性的纳米氧化锌.  相似文献   
92.
A rigid colloidal silica template was formed by self-assembly of the monodispersed silica spheres prepared according to Stober method. The silica template is highly ordered, which was verified by bright color effect due to Bragg diffraction and the results of SEM. The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was allowed within the interstices of the rigid template to result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periodic silica/polystyrene nano-composites. The titled porous polystyrene was prepared by chemical decomposition of the template with concentrated aqueous hydrofluoric aci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characterization showed that the macroporous polystyrene has ordered arrays of the uniform pores replicated from the template. Moreover, it was found that the morphology of the as-synthesized macroporous polystyrene was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connectivity of the silica spheres treate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93.
郭旭初  王林鹏 《河南科学》2001,19(2):199-201
通过聚苯乙烯塑料(PS)催化裂解制备苯乙烯方法研究,对PS热裂解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考察了不同催化条件对PS裂解产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利用量子化学软件GAMESS(US)对十六烷基邻二甲苯磺酸钠的分子结构进行了量子化学优化,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十六烷基邻二甲苯磺酸钠在油/水界面的聚集行为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磺酸基中氧原子与水分子中氢原子间存在较强氢键作用形成第一水层和第二水层,反离子Na+分布于第一水层和第二水层,表面活性剂分子数量增加不会影响磺酸基与水分子形成的氢键分布,十六烷基邻二甲苯磺酸钠对癸烷分子具有较强的亲和能力,表明其具有较强的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95.
制备了Ni~(2+)离子掺杂的聚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并对其进行碳化处理,分析了树脂 碳化产物的组成和结构,同时还考察了树脂碳化产物作为二次锂离子电池碳电极材料时的电 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Ni~(2+)离子掺杂的聚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碳化产物与相同条件下处 理的未掺杂离子的树脂碳化产物相比,氢、氧含量有所提高,而硫含量则有所降低;Ni~(2+)离子掺 杂提高了聚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碳化产物的石墨化程度,并且促进了碳化产物中层片石墨 微晶结构的增长和有序排列;Ni~(2+)离子掺杂有效的提高了树脂碳化产物作为锂离子电池碳负极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与未掺杂离子的树脂碳化产物相比,Ni~(2+)离子掺杂的树脂碳化产物组装的 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容量平均提高了约20(mA·h)/g,同时还显著降低了电池第一次充放电时的 不可逆性.  相似文献   
96.
微波辐照合成单分散、大粒径的聚苯乙烯微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乙烯吡咯林酮为稳定剂,十六醇为助稳定剂,4,4’-偶氮二异(4-氰基)戊酸或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无水乙醇为分散介质,在微波辐射合成了聚苯乙烯大粒径,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粒子形状和大小,制备出直径1-2.5μ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并讨论了引发剂浓度对所得聚合物颗粒直径和直径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报告了以浓硫酸为磺化剂,二苯胺为原料一步磺化合成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的实验方法,探讨了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磺化产物的影响,研究了磺化产物的游离酸的处理及产物最佳pH范围的控制,采用干柱层析法及盐析法对产品提纯,获得纯度大于99.12%的产品,提供了简便、快速、可行的二苯胺磺酸钠的制备方法,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8.
本文重点对光催化氧化法降解LAS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STPP存在的条件下,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做了LAS随光照时间变化的降解实验.实验数据经分析处理得到各温度下的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反应活化能,以及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99.
自制的气提装置与气相色谱仪联用,拓宽了气相色谱仪的使用范围。利用间歇气提气相色谱法对4种聚苯乙烯样品中的苯乙烯单体进行了测定。本方法避免了样品的前处理,回收率、标准偏差以及变异系数分别是99.4%,1.95%,1.96%。本研究为固体材料中易挥发组分的定量测定提供了可靠、简便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00.
利用电子衍射(ED)和高分辨电子显微(HREM)技术,研究等规聚苯乙烯(i-PS)单链单晶的结构.纳米级的单链单晶具有很强的耐电子辐照性能.按照i-PS的晶胞能对ED图中的衍射环和HREM像中的晶格条纹进行晶面指标化,但发现低指数衍射缺失.由于单链单晶的尺寸很小,电子辐照所产生的次级电子可以逸出晶体,使辐照损伤大大减小.另外,单链单晶存在着较少的低指数晶面,未能产生足够的衍射强度,使低指数晶面的衍射缺失.单链单晶对电子辐照稳定,在室温下,可得到高分辨晶格条纹象,这为研究高分子晶体的结构开辟了新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