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11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DNA和RNA的结构基因组学研究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产生了大量的基因数据,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是后基因时代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结构基因组学就是利用这些数据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建立模型来为人类服务,介绍了DNA和RNA的结构基因组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进展,讨论了结构基因组学的商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2.
没食子蓝在239nm紫外光激发下,在414nm处出现一个小的荧光峰,加入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ctDNA),该荧光峰的强度大大增强.其荧光增强比值与ctDNA的浓度分别在低浓度区问(0.05—1mg/L)和稍高浓度区间(1—10mg/L)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利用这一原理建立了一种用没食子蓝作为荧光探针测定DNA的方法.该方法相当简单,其检测限可达0.04mg/L.  相似文献   
103.
随着纳米生物技术的发展,基于纳米材料构建基因载体的植物转基因技术,逐渐成为一类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性高效植物转基因技术。笔者综述了羟基磷灰石、硅、碳纳米管、量子点、磁性纳米颗粒等无机纳米颗粒在植物转化中的应用,并比较了这些纳米载体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不同纳米材料对受体植物细胞的影响、纳米材料及其构建的载体入胞机制等基础理论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阐明,入胞途径的细胞生物学和生理生化过程需要进一步实证,开发可定向输送目的基因到特定细胞或细胞器的安全高效新载体、目的基因的高效释放和功能激发等,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纳米植物生物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4.
DNA与RNA相伴而生,是一对孪生分子。生命起源最早出现可能是“核酸世界”,DNA与RNA是后来分化产生的。在当今生命系统中,DNA、RNA和蛋白质起着决定的作用,成为生命系统中的三驾马车。RNA干扰的发现表明,生物基因表型的变化是受RNA控制的。RNA转录后复杂的加工过程反映了RNA的进化历程。因此,重新认识RNA已成为当前生命科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5.
桑色素-铝离子-核酸三元体系的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桑色素-铝离子-核酸三元体系。在pH 3.25的Britton-Robinson介质中, 桑色素在250,300和350nm处有吸收峰。铝离子的加入使桑色素350nm处的吸收峰下降, 在419nm处出现桑色素-铝络合物的吸收峰。再往桑色素-铝离子二元体系中加入核糖核酸或脱氧核糖核酸, 则进一步引起桑色素350nm吸收峰的降低,419nm处的吸收大大加强, 同时在370nm处有一等色点。419nm处吸光度的增加值与加入的核酸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 基于此建立了在较宽范围内测定核酸的方法。其线性范围分别为:ρ(ct DNA), 0.71~35.4μg/mL;ρ(fs DNA), 0.64~25.6μg/mL;ρ(y RNA), 0.94~28.4μg/mL。  相似文献   
106.
Seven sets of protein target sites, which occur in several gene promoters, have been analyze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is a possible mode of specific recognition of double-helical nucleic acids by proteins. This recognition mode is related to a special topological property of double-helical DNA, which is termed base spatial pattern (BSP) of DNA segment. BSP is the spatial topological property determined only by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of the bases on double-helical DNA segment.  相似文献   
107.
Yue  ShanShan  Li  JinDu  Zhang  JunYan  Lu  JinJun  Chen  Miao 《科学通报(英文版)》2009,54(24):4753-4755
We prepared the azobenzene PNA unit and synthesized various PNAs containing an azobenzene unit by a typical tBoc method. Both the azobenzene PNA unit and PNA containing an azobenzene unit (N-PNA) showed reversible photoisomerization with UV and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The hybridization of N-PNA with complementary DNA resulted in a considerable decrease of the photoisomerization rate constant of the azobenzene.  相似文献   
108.
讨论了近年来紫外光诱导的DNA碱基主要光化学反应及其进展,其中包括嘧啶环丁烷二聚体、「6-4」光加成产物、光水合产物、DNA-蛋白质光交联产物的形成以及在和嘌呤碱基之间的光化学反应,这些光反应及春产物是导致核酸光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9.
核酸序列的矩阵表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出了用矩阵形式一对一地表示核酸序列的方法.发现通过矩阵运算很容易得到描述核酸序列中单碱基出现概率和碱基相关出现概率的矩阵和值,并且很易推广到多个碱基关联的情况.对于核酸序列的编码区,用这种矩阵方法计算出密码子的使用频率.而且发现用矩阵方法比较核酸序列的同源性非常直观.  相似文献   
110.
Cr3+作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在体内起到重要的生理作用,但是,最近有研究显示,饮食中缺少Cr3+,可能对实验动物的身体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尽管如此,随着食物精炼和加工,导致食物中Cr3+的大量流失,Cr3+仍然可能影响核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生物大分子的代谢,饮食中适当地补充Cr3+变得更加重要.膳食中补充Cr3+,可能引起机体脂肪的流失增加,同时保持肌肉;克服胰岛素抵抗和改善糖尿病;抑制自由基的形成;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等各种生理反应.本文对Cr3+在体内可能的生理功能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