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18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综合类   15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将被试得分、理想反应距离和被试得分异常原理相结合,并加入属性计分下的被试得分特性,开发了用于多级评分情境下属性计分曼哈顿距离法(SA-MD),在不同条件下验证了SA-MD的稳定性和适宜性.通过模拟研究和实证研究表明:(i)从逻辑推导出SA-MD用于多级评分情境下Q矩阵修正更合理;(ii)在多种条件中,SA-MD 均有较优的修正效果,适用范围更广,稳定性更高;(iii)当小样本测验进行Q矩阵修正时,使用SA-MD方法可获得更优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多级自吸泵在节能与操作简便方面的实用意义,并且利用外混式自吸原理,将一台普通节段式多级离心泵改造成一台多级自吸离心泵,同时保持了原有的性能和安装尺寸。还分析了两端轴封漏气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聚酯反应器的流动特性与传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EG/PTA酯化反应大多在带导流筒换热器的搅拌槽内进行 ,搅拌槽的传热特性是影响酯化的重要因素。本实验在直径为 0.5m带导流筒的搅拌槽内 ,使用 5叶CBY螺旋桨 ,以水为物系 ,分别测量了在常温下及沸腾前后搅拌槽的功率准数和循环流量准数 ,研究了沸腾对这两个准数的影响。测量了沸腾状态下酯化反应搅拌槽内的总传热系数并回归得到了换热器管内外传热膜系数的关联式。所得到的传热关联式可以为相似构件的搅拌反应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CMC)为液相,空气为气相,研究了不同桨型组合、体系黏度、气量、桨间距、气体分布器等对搅拌过程中氧传递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MC体系中,下层用径向流的涡轮斜叶桨、上层用轴向流的翼型桨有利于氧传递。当单位体积功率P/V≥1.5 kW/m3时,涡轮斜叶翼型组合桨(SRT-HI)比传统的双层透平组合桨(RT-RT)的传质系数提高约10%,且高径比越大,SRT-HI优势越明显。进一步用CFX11.0进行模拟,得到了不同桨型组合下气液两相的速率、气体和氧传质系数的分布等。并在50 L发酵罐中分别采用SRT-HI与RT-RT研究了搅拌对多黏类芽孢杆菌HY96-2发酵溶氧影响的热模实验,结果表明,在P/V=1.6 kW/m3条件下采用SRT-HI发酵,过程中体系的溶氧情况明显好于采用RT-RT时的溶氧情况。  相似文献   
5.
多级压缩机压力比与气阀结构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多级压缩机压力比与气阀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并对其中某些重要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在多级压缩机的优化研究中,以比功率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多级压缩机工作过程的数学模型,且在各设计变量对整机性能影响的讨论与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约束条件。通过该理论用于实际的无水瓶装氧压机的设计及改造中检验,充分证明了它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鱼群算法的油田多级站定位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油田多级站定位优化问题,建立了该问题的大规模非线性MIP模型,该模型用传统方法求解相当困难.为了方便鱼群算法对该问题的求解和提高解算速度,对模型中的连续实型变量进行离散化处理,从而使整个优化模型变成纯0-1非线性IP模型.在解算过程中,用人工鱼体能累计和消耗程度来调度人工鱼行为;用海明距离度量人工鱼个体间的距离;采用随机步距移动的贪婪法描述个体追尾行为;采用鱼群规模、视野大小、拥挤程度和最低生存体能控制等方法实现局部最优解逃逸策略;采用最大迭代次数和迭代过程中最优解平均值变化程度来控制迭代终止时机.算例结果表明,该算法计算速度和稳定性有较大提高,可在微机上稳定地获取问题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7.
生产计划是企业生产管理的起点和依据.本文分析了高频电阻焊钢管的生产流程和生产计划的特点,提出了钢管企业多阶段生产计划提前/拖期惩罚模型,并用实数编码遗传算法进行了求解及优化,得到生产计划的较优解.仿真结果表明,模型和算法是可行和高效的.求解方法在钢管实际生产计划编制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装运设备多级变速器的布置方案及传动速度可有多种 ,本文分析了各种变速传动布置方案的优劣 ,介绍了一种简捷实用的多级变速器设计方案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9.
该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煤码头的计算机多级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模式,论述了系统各级功能、软件配置、系统联连方式及数据通信。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正> Hetianhe is a big carbonate gas field which isfound and demonstrated in the period of "Chinese NationalNinth 5-Year Plan". The proved reserve of Hetianhe gas fieldis over 600 ×108 m3. Its main producing layers are Carbon-iferous bioclastic limestone and Ordovician carbonate com-posed of buried hill. The former is stratified gas pool withwater around its side, and the latter is massive gas pool withwater in its bottom. The gases in the gas pools belong to drygases with normal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systems. Basedon the correlation of gas and source rock, the gases aremainly generated from Cambrian source rocks. According tothe researches on source rock and structure evolution, andthe observations on the thin section to reservoir bitumen andthe studies on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of fluid inclu-sions, the gas pool has been identified and divided into threeformation periods. The first is Late Caledonian when the oilgenerated from the Cambrian source rocks and migratedalong faults, as a form of liquid facies into Ordovician carbonate res-ervoir and accumulated there. After that, the crustuplifted, the oil reservoir had been destroyed. The second isLate Hercynian when condensate gases generated from theCambrian source rocks and migrated into Ordovician res-ervoir, as a form of liquid facies. Since the fractures hadreached P strata, so the trap might have a real poor preser-vation condition, and the large-scale gas pool formation hadnot happened. The third gas reservoir formation period oc-curred in Himalaya. The fractures on both sides of Hetianhegas field developed violently under the forces of compression,and thus the present fault horst formed. The dry gases gen-erated from Cambrian source rocks and migrated upwardsas the form of gas facies into Ordovician and Carboniferousreservoirs, and the large gas pool as discovered at presentwas formed final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