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6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324篇
系统科学   275篇
丛书文集   129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9篇
综合类   419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生理溶液中磺化酞菁溶液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溶性磺化酞菁能选择性地滞留在肿瘤组织中,是一种新的光动力治疗肿瘤的敏化剂。有关酞菁化合物光动力治疗肿瘤的机制到目前还不清楚,而在生理条件下光敏剂的状态研究对阐明其机制有重要意义。在生理条件下(pH=7.2, 0. 15 mol/L NaCl水溶液)对合成的 3种磁化酞菁(ZnPcS,ClAlPcS,H2PcS)进行吸收光谱研究,探讨了它们在溶液中的聚集状态。结果是ClAlPcS在实验的条件下不发生聚集,而其他两种都呈聚集态。通过分析为二聚体,并获得了平衡常数和单体摩尔吸收系数。  相似文献   
92.
一类循环分块矩阵的一些结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引进了R-循环分块矩阵的概念,讨论了它的一般性质,特别,当R=I时,得到了其块谱分解宣,矩阵范数意义下的圆盘定理以及非奇异的几个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93.
本文阐述了双结色敏传感器及集成型全色色敏传感器的结构特点、颜色识别及测定系统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94.
本文采用等离子光谱仪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首次对新疆珍贵野生动物雪鸡中微量元素和氨基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雪鸡中至少含有15种氨基酸、17种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95.
以产品包装破损极限理论为基础,以有限上升阶跃波为例,对阶跃波和脉冲波作用下的产品破损边界曲线进行了求解,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96.
求多重分形谱的一种实用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一类图象所对应的多重分形谱的一种实用算法,该算法可用于一类实验数据的处理.  相似文献   
97.
通过FT-IR谱对四种1,3-二苯基-4-酰基-5-吡唑酮的部分结构问题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吡唑环4-位酰基上取代基的改变,对羰基影响较为明显,该类化合物以互变异构体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98.
研究了染料体系的光谱转换率、热效应和多重染料对灯泵染料激光器输出的影响;通过计算施主和受主的光谱转换率,得出系统中施主和受主浓度都低的结论;提出了分离施主和受主是使用多重染料的最佳方案.实验表明,分离C6-R6G体系比单独R6G体系激光输出高2.6倍,而分离三重染料体系又比分离C6-R6G体系使激光输出提高1.8倍,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99.
含沙掺气高速水流壁面脉动压力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阐述水流脉动压力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含沙掺气高速水流的脉动压力进行了试验,研究了水、气、沙三相流体的压力脉动特性,探讨了掺气、含沙量等参数对水流压力脉动幅值特性,频率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木质素的接枝改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利用造纸厂制浆废液中的木质素与胺类化合物以游离基型反应使木质素改性,根据硝酸银点滴实验和电位滴定,证实二甲胺与环氧氯丙垸在0~5℃的温度下反应的生成物不是3.3-二甲胺-2羟基氯丙烷,通过红外光谱解析,改性的接枝共聚反应主要发生在木质素大分子结构中的愈创木酚基和对丙苯酚基环的第五位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